Day42
昨天晚上,在钉钉群,郝老师进行了《人是如何学习的》网络第一次授课,梳理了第一章的内容,其中,难点和重点落在了“表征”这个概念上。而正是这个概念,给我提供了对以往许多看似无解的教育问题(如开头四个问题)一个新的角度,新的突破口。
一、何为表征?
表征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根据“科普中国”给出的界定,表征是外部事物在心理活动中的内部再现,因此,它一方面反映客观事物,代表客观事物,另一方面又是心理活动进一步加工的对象。表征有不同的方式,可具体,也可抽象。《刻意练习》当中,就表征(心理表征)也给出了类似的阐释。任何事物、概念,都会在人脑中留下表征。譬如想到“狗”,人脑中自然会浮现出身上长毛、四条腿、爱吃骨头和肉的具体动物形象。由此我们可能还会想到“忠诚”、“可爱”等等抽象的词语概念,这些即是表征。
对于教育而言,表征也无处不在。事实上,教育行为也可以理解给帮助学生创建各种表征的过程。表征可以具体表现为学生是如何理解“国家”的概念?如何理解英语一般现在时的定义?如何掌握解方程的步骤技巧?也可以深化到,学生是如何看待学习的?如何理解自身与学习、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的?而教育教学另一要素,教师,也是如此。
二、对于教育而言,表征有何意义?
既然表征是外部事物给大脑留下的呈现和记载方式,那么每个人的表征不同,对事物的理解就会大有不同。这在教育教学当中,既是教育教学的起点,也是重点。那么理解表征,对教育有何潜在的意义?
1.理解表征,找到教育规律
郝老师在授课中提到,“表征,既可以看做是一个名词,大脑中对信息理解的结果。也可以看做是一个动词,大脑处理信息的过程”。事实上,如何理解表征,关系着是否能够找到教育教学的规律。
以文章开头的马虎问题为例。一般认知中,家长往往把马虎现象简单地理解为“粗心,所以会做,但是做不对”,这也是许多老师的“诊断”——让学生再做一遍题目,不就做对了吗?但为何这样抄错题,抄错字的现象却一再重演?由于没有精准的诊断,“马虎现象”变成了一个令人无奈的“斯蒂芬斯之谜”。而理解了表征,会有怎样的诊断?阅读、运算的过程,就是一个大脑处理信息、进行表征的过程。而当客观的题目进入到大脑的视野时,大脑就会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解读,也就是说,虽然孩子在抄题目,但事实上,“他不是按照看到的来抄写,而是按照大脑中的表征来写”,他抄的,不是他看到的,而是他“读”到的。
表征就像孩子带的“隐形眼镜”,正确的表征,让孩子的视野更加清晰,思维敏捷;而错误的表征,却会南辕北辙,甚至会固化成错误认知,形成根深蒂固的错误。对于“马虎”问题,要想切实地解决,就要找到学生错误表征产生的根源:究竟是认知问题(大脑错误的解读)还是习惯问题(如因为做算术的不愉悦体验而导致缺乏耐心)?如果是认知问题,我怎样避免在知识学习初期,给学生造成错误的表征?这其中错误的表征,有多少是教师可以着手干预和改进的?而如果是习惯问题,可以怎样修正这种负面表征?按照这种由认知学带来的新思路,原先无解、难解的问题,可能就有章可循,也有了新的突破。
而这种思考的背后,是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进一步探询,而不是主观臆断的结果,这正是教师专业能力的表现。
2.善用表征,提高教育解释力
缺乏构造合宜的知识结构,在面对教育教学问题时,就容易一刀切:凡是马虎的,就批评、恫吓;凡是错误的,就是不努力,不认真,就要做比较,灌鸡汤;凡是自卑的,就大大夸奖,狠狠表扬;凡是懒惰的,就千方百计地催促,动起来就一定会;明明很勤奋却提高不了的,就是“脑子笨,没办法”……
这些都是教师常见的思想惯性,它们在教师的大脑图谱中,甚至达到了“自动化”程度,但它却掩盖了一个事实:教师缺乏更丰富的思维图式,导致教育解释能力的不足。
试想,教师的教育工具箱里,如果只有批评、惩罚、表扬、说教,又怎能避免教师不看到钉子就是锤?
当教育领域之外的家长及任何普通人都能给出马虎“诊断”时,我们如何体现自身的教育专业素养而加以解释?表征虽然是心理学的概念,却也能够纳入到教育领域中,提供对人的客观行为的一种新阐释(毕竟心理学,就是基于人为研究对象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心理学、教育学和学习科学本身就没有绝对的界限,《人是如何学习的》正是吸纳了各学科的视角观点,为教师教育更好地解释教育现象,改进教育教学,提供有效途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