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世说新语》,我们又知道了两个“最有名”的同学——管宁与华歆。
管宁与华歆在最初认识时,被各自的才华吸引,互相欣赏。“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随着两个人的日渐熟悉,管宁慢慢地发现他们志不同道不合。
有一天,管宁与华歆在园中锄地的时候,发现了地上有一片金子,管宁看都不看就扔掉了,而华歆捡起金子后却不舍得扔掉。后来他们两个一起看书,外面有贵人前呼后拥而过,管宁依旧看他的书,好似没听见。而华歆却忍不住跑去外面看看,完了才跑回来继续看书,于是管宁拿出刀割了席子,说:“子非吾友也。”
虽然管宁对精神有“洁癖”, 可是华歆当上大官以后,不仅没有忘记当年与他割席绝交的旧友管宁,还向天子推荐管宁,写书欲让位与他。
有一次,王朗和华歆遇难。有一个人想投靠他们一起逃难,华歆一直犹豫不决,王朗却很爽快的答应了。因为有三个人,船行驶的速度很慢,别人很快就追上来了,王郎想抛弃那个人。华歆便说:“他既然投靠了咱们,咱们就得帮他到底。”由此可见华歆的舍身取义,即使敌人快追上来了,即使自己有杀身之祸,也不忘抛弃与自己相投的人。其实华歆的舍身取义相当于管宁的洁身自好。
所以管宁有他的清高,他的志向,他并不想当大官为国家做事,他只是想当一个平民,在乡下教书,过完他的一生,他是默默无闻的。而华歆,他的志向和管宁截然相反,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华,为国家做出了贡献,他是举世瞩目的。虽然志向不同,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