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混不吝的征文估计会被小岛局长给怼回来,这一篇我认真的做一下思想汇报。
一、日更的目的。
参与日更的理由千千万,但追根溯源是因为简书有这个活动,且被放在了主页显著的位置。
作为简书的主打活动之一,它魅力在哪里呢?或者说简书为什么主打它呢?
分析上述问题之前,我先说一个概念:动笔和持续动笔。
动笔往往代表对文字的激情,持续动笔则是激情向习惯的转变。
激情之所以为激情,是因为它是一时的,是不可持续的,是兴起之下的亢奋。
你可以充满激情的写下一篇文章,这很容易。但激情过后往往是一片狼藉,你需要再去酝酿下一个激情时刻,酝酿的时间可长可短,是个待定的概念。
毛主席说过,“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日更是什么?
我认为是“悬顶之针”。
它伤害性不大,但督促性极强。
特别是针对那些有心写文,而又左右徘徊的简友们,参加日更挑战就是挑战自我的极限,这个极限范畴很广,包括了自我的惰性、找素材的痛苦、写文时的自我否定等种种困难。
所以它称之为日更挑战,而不是日更玩玩。
参与日更的目的就是帮简友们在挑战中实现从激情到习惯的自然转化。
二、日更的意义。
简书这么主张参与日更,而且设定投稿专题,这说明日更是有意义的,没有人会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日更之于简书的意义,我不做分析,难得糊涂。
对于我而言,我倒可以详细的说说。
说意义之前,我先说一下我断更的感受。
我断更的时候是第21天,当时我很失落。毕竟是挑战,我失败了,就像有人拿着红笔在我脸上打叉,严肃的说:“Failure!”
我一气之下退了简书,想想心有不甘,于是又恬不知耻的回来了,反正我不说,你不知。
对于我来说,参与日更的意义是什么?或者说我怎么又不要脸的回来了?
因为我在简书混了好些天,才混了个日更二十的牌子,虚荣心不允许。
这便是日更挑战的意义,就在于那块小牌子,更准确的说是牌子背后的日复一日的为爱而战。
三、日更的结束。
万物有始有终莫能外者,小小的日更当然也是。
对于简书而言,日更作为一种手段,用暗示、奖励、荣誉等让许多简友参加其中,旨在大浪淘沙,选择出一批新晋的优质作者,对平台而言是百利而无一害的,这是无可厚非的选择。
(好一个难得糊涂。)
对于来简书写文的我们来讲,参与日更首先是对自己的肯定。我坚信,我能打败它!
等你把肚子里的货倒的差不多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或是十天,或是半月,再或者半年。
我认为任何人肚子里的存货都是有限的,无限的那是圆周率。
这个时候怎么办呢?
得,想办法吧。
不!应该是行动起来!
写到肚子空空这一阶段的简友,已经能体会日更的好了,在倒出自己肚子里存货的同时,你也在归纳总结自己。你的逻辑思维,言语运用,构思能力,甚至是笔力都有了一定的提升,这便是日更的第一步好处。
刚觉得日更不赖,它便又开始折磨你了,因为你没货了啊?总不能每天在日更里打上一百个空字。
我看一下日更教会我的那些事里的征文,很多都在提及输出和输入的概念。
理解这个概念的人,基本上就到了日更的第二个阶段了,我给它起名叫稳输出阶段。你可以通过看书、思考、观察、模仿…等种种手段确保自己的日更了,日更真的开始变成日玩玩了。
等你玩得久了,你发现生活处处是文章,花草树木皆世界。这个时候,你不需要日更来督促你了,你已经养成了观察总结思考的习惯,文章俱在你心!日不日更,已经没有意义了,你已经到了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你一挥手便是洋洋洒洒的一篇文章,我爱什么时候写就什么时候写。
你就可以跟日更说拜拜了。
“日更小老弟,再见,我要好好打磨我的我作品了。”诸如此类。
上述观点,纯属个人意见,如有雷同,那就雷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