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注册简书以来,我日更至今已有百余天了。若说艰辛,那是矫情,毕竟没有少层皮多个疤,或者影响吃喝拉撒;若说轻松,那是装逼,毕竟每天要养家糊口,要生活学习,要应付杂七杂八。只因这段时间每天自认为用心码字,有了点滴实践,便有了点滴感想,有了点滴感想,便有了不吐不快的骚动之心。今天,权且打开心扉骚它一回,对简书“日更”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日更注重质量不如注重数量。
这里所说的数量有两个方面:一是日更的天数;二是写文的字数。
我们知道,日更的门槛非常低,每天达到100字就可以了。尽管如此,到目前为止,横扫整个简村也拎不出一位连续日更天数超1000的简友(也有可能简书的“日更”活动是近两年才开展的吧?我是刚进简书不久的小白,并不了解简书的过往,若有知情的简书前辈,请不吝告知),哪怕连续日更九百多天的简友也是屈指可数,由此可见有恒心的人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
坚持日更到底有没有用,其意义又何在?这得撕开“日更”的外衣探寻探寻其本质内涵。
其实,坚持日更没什么了不起的,也未必有多大意义,举个例子,甲每天写文一百字,乙每周写文一千字,请问仅从数量上说,甲和乙谁优谁劣?所以说在注重日更天数的时候,千万不要忽略了每一篇文章的字数。
我认为写文的字数非常重要。有人说日更的质量比数量重要,这话没毛病,在某个层面看,这话简直是天衣无缝;但如果谁拿这句话来否定“数量重要”那只能说其没看清日更的本质了。
练毛笔字的朋友应该有过这样的体验,就是当你刚开始执笔写一个字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写的字恐怖得跟车祸现场似的,怎么看怎么恶心,可是当写上一百遍之后,那字就显得好看一些了,再写个几百上千遍之后,就开始熠熠生辉了。如果每一个字我们都不断地写,不断地练,十年二十年以后,书法家肯定非你莫属。这就是数量的力量。写作也是同理,码字达到一定字数之后,该有的质量自然而然就显现出来了。
这就是量变终将转化为质变的真理,所谓的“高质量输出”根本就不需要我们过多地去考虑,我们只需做到用心写,持续写就足够了。文字是很诚实的,你对它用心,对它付出,它一笔一划都给你记着呢,只要数量积累到一定关口,复利效应随之而来,有朝一日文字自然便成为你手中无形的倚天剑、屠龙刀。孙中山当年一夜星辰便写下近万字的《上李辅相书》,那可不是水文,而是洋洋洒洒的“革命哲思”,难道“国父”天生就那么酷吗?不是的,全在于——数量的积累!
二、对写作的兴趣别期望太高。
有些简友说:我日更我开心,我写作我幸福。报以这种心态当然是好事,但往深层次看,我们会发现:兴趣本身带给我们的能量是有限的,兴趣甚至很多时候无法支撑我们进步更多或突破屏障,相反,当兴趣遭遇到一定的挫折和本能的怠惰时常常容易摧枯拉朽。换言之,没有更高的目标作为支撑,兴趣是不牢靠的。
我有一位朋友从事企业认证的审核工作,同时他还是某平台加V的视频创作主播,他的视频以介绍各地风情为主,那得益于他的工作之便——常常全国漫天飞。但他自去年开始就放弃做视频了,用他的话说:做视频太累了,每到一个地方光应付本职工作就够呛,实在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拍素材、剪辑、配乐加工等。朋友两年来做了近百期的视频,平均每周一期。我问他收获了什么,他回答道:除了收获了“鸡下水”那么点收入外,身价明显“上升”了不少——熬出了熊猫眼,俨然成了国宝。
我这位朋友当初对做视频非常感兴趣,他也发自内心地说过:不为钱!可最终还是没有坚持做下去,当然连续做了两年,也足够令人佩服的了,只是终归让人觉得有些许遗憾和慨叹。
再回转头看看我们日更写文。很多简友(包括我),对日更写文都是发自内心的“感兴趣”而为之。只是不知道诸位想过没有,这种“感兴趣”究竟能产生多大的能量?它足不足以抵挡挫折和诱惑?它足不足以按捺住我们的怠惰?它足不足以让我们进步更多?
写作绝对是值得投资一辈子的事情,这一点我们毋庸置疑,越早领悟便越早获益,持续坚持便持续向前,只是单凭兴趣,还真未必能激发我们更大的潜能——除非你只想写出“今天真糟心,又遇到二狗子,这个狗娘养的二狗子欠了我250块钱,已经250天了还不还,去二狗子他大爷的……”这样的毫无营养的水文。
一个小小的“日更”,折射出很多引人深思的东西来。我本人写作水平有限,思想也很肤浅,但是在我看来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只需要保持学而思的状态,一有想法就写下来,哪怕写得未必尽如人意也不要紧,用心写下去就是了。
最后我想说,日更就好比心跳和呼吸,我们每天心跳多少次、呼吸多少次有必要去过度留意吗?但是我们又离不开每一次的心跳和呼吸,那常常被我们忽略的一张一缩、一呼一吸始终又是那么的重要……其中真意,值得思量。
文/若安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