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力推进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汪君华提到说,这个最大的障碍就是“认罪态度良好,死不悔改”。
培训界最受诟病的问题是培训后的“有效、落地”问题。尽管在我们这样的业内人士看来,这个问题的本身就是伪命题。
那什么叫“有效、落地”呢?马克思写了一段共产党宣言,中国人看完以后,真的把地主全给消灭了。这大概就是大部分人提到的“有效落地”吧。
这里有个前提,注意世界在二战后的格局,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是平分秋色的状态。即相信共产主义的,实行了共产主义。相信资本主义的,选择了资本主义。
基础就是这个相信。在一个摧毁了唯心信仰的时代,能建立的就是唯物的信仰,精神是“心”,钞票不就是“物”吗?!
在企业家们普遍苦于不知道如何有效管理团队,团队变得无比势利功利的时候,其实不要怪罪,这个阶段的社会环境,社会商业文化渗透过来就是这样的——除非你重建精神信仰。稻盛和夫老先生在一次讲演中明确提到“使命”的重要。使命,精神,这些虚的词语,才是当年美国西部大开发成功的秘诀,也是美国西部人民至今保持勇气,坚定的信念和创新精神的深层次原因。
我把这个文化改善的过程称之为“职业信仰的重建”。你不能改变社会,但你自己公司的改变,是有可能,且必须要做的啊!
在这个重建的过程中,光“认可”是不够的。认为“对”(right)和“相信”(believe)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前段时间遇到一个企业的一个勤奋的中高层管理者,面对组织管理的混乱很纠结,面对团队的错误又“包庇”式的自己“偷偷摸摸”地去解决了。我说这是不对的,他说“是,您说的对”。我说既然如此,那我给你一个好方法,你从今天开始学会“骂人”吧。多使用使用“国骂”,面对员工的一个错误,当时就要给个结论。他说“您说的对,我也很认同这个方法,但是面子上习惯了,真的做不出来”。
读者不要误会,我的目的当然不是教他骂人的方法,而是针对他的现状开出的他的组织进步的方子啊。这位管理者是很善良的人,他对我说的就停留在“认可”阶段,而不是从他自己的角度“相信”的阶段。也就是说他还是“相信”他自己原先做人的习惯那一套东西,更改起来十分的困难。
由此可见,在企业里重建执行文化的过程,单就商业人格得失观来讲,就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的过程。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投资过程,我把执行力大致分成三个发展阶段。希望给到大家一些启发。
第一阶段是“知行力”
知道对的,才能去做。这部分叫规矩建立,思维方式导入。尽管我说认同不是重点,但不认同的话,连起点都没有。所以,听听大道理不是没有用,而是必须的过程。想一步到位完成团队打造,本身就是一个“反规律”的做法。稻盛和夫先生讲成功(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可见个人层面,思维方式的正确与否,是基础中的基础,对于执行力这门科学来说,一样遵学“人不学,不知义”的规律啊。学完以后,辅助以一些半强制的工具,就可以发生行为到思维的改变了。
第二阶段是“执行力”
这个执行力,就是达成结果的能力。这部分叫工具使用,机制导入。好的训练方法,能使得执行力落地更快速地进步。这一部分重点是从强调个人转向强调组织。所以组织的纪律,交互模式,沟通方法就是训练的重点。组织的热情的氛围(环境机制)就是领导者需要投资的重点!这与战略层面的凝聚人心文化是对接的!
第三阶段是“执着力”
最简单的就是这个,最难的也是这个。简单在于,你只要重复坚持就好了;难就难在,好比你锻炼身体,一个礼拜没有明显变化,你就停止了锻炼了。还记得稻盛方程式吗?“重复”决定“能力”啊!
所有的企业如果非要评判自己的团队执行力的时候,我建议按照这三个层次去自我评估。当然你可能会说,好像这三个层次都有啊,你看,有人是不懂,有的部门是氛围、机制用的不好,还有的就是不坚持。
我的结论是,这就是“知行力”的问题。新员工进行执行力训练就是必修课,这点何须讨论?老员工基于执行理念做行为的评估改善和分享,同样是培训后的必须课!
信仰重建,文化重建,是组织管理能力提升的基础。执行力的建设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你的财力,物力,人力,外加时间综合起来推进。但是,这样的付出才是短期业绩达成,中长期企业发展的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不对吗?
当然,所说的这些,核心与最大障碍还是领导者“相信”(believe)。我们的工作的专业部分,无非就是努力帮助客户企业实现这个过程而已。
汪君华,北京新易太和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SMART持续盈利发起人。在企业战略规划咨询、运营管理、战略营销、领导力、执行力等领域,企业文化推进落地实施、企业转型核心中高层系统提升全案层面有深入研究及管理实战经验,帮助京博集团,立白集团,中国人寿,老百姓大药房数百家中国成长型企业的取得成功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