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上,有一件事最难做,那就是跟别人“打交道”。
有心理研究者说过这么一个观点,人类虽然是社交的动物,但他们的惰性会影响他们社交的积极性。如果可以选择,大多人都会选择减少社交。
跟朋友打交道,你会怀疑朋友的真心,或者不信任朋友。这是人之“疑惑”的心理在作祟。
跟亲戚打交道,你会出现提防的心理。在你看来,越是亲密的人,越是要防备。否则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
跟亲家打交道,你会觉得特别麻烦,也不知所措,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反正给人一种“进退维艰”的感觉。
为什么跟“亲家”打交道会如此复杂呢?因为你和亲家之间,还夹着你的孩子的婚姻。你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对你的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这个时候,相信没有人会选择跟“亲家”打交道。宁可减少往来,也不希望说太多。
在现实生活中,那些不喜欢跟“亲家”打交道的人,十有八九是这4类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20760323/e4f9abc2a9edc981.jpeg)
第一类人:不希望招惹麻烦的人。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自出生开始就嫌弃麻烦的事物。就像喝水这件事,他们宁愿选择不喝,也不会轻易去拧一个坚实的瓶盖。
同样的道理。人们在选择“交往”对象的时候,也会估量对方的“麻烦”程度。特别麻烦的人,他们不会交往。不怎么麻烦的人,他们会乐意与之打交道。
就拿外人和亲家来比较,人们会选择跟外人打交道呢,还是会选择跟亲家打交道呢?
毫无疑问,人们绝对会选择跟外人打交道。在他们看来,外人再麻烦,也不过是外人而已,哪怕断交,关系也不大。相反,亲家就特别麻烦了。只要你做错了一件事,那你就会惹来一大堆的矛盾。
为什么岳父岳母会对女婿不好,为什么公公婆婆会厌恶儿媳妇?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跟“亲家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好的亲家关系,自然可以提高孩子在别人家的地位。反之,孩子也不会过得幸福。
![](https://img.haomeiwen.com/i20760323/d4c1001a1da77a9a.jpeg)
第二类人:不想牵扯“利益关系”的人。
张大伯的女儿嫁给了本地的一个男人,而这个男人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妈宝男。只要他的母亲说什么,他都会听从,根本不敢违背。
有一次,婆婆跟儿媳妇说,希望她能回娘家借20万元来装修房子。
听了婆婆的话后,儿媳妇也没多想,便跟父亲张大伯说了这件事。张大伯听了之后,感叹了一句,说:“你还是太年轻了,怎么别人跟你说什么,你就做什么呢?”
就是这件事,张大伯被绑在了“道德”这辆战车上,根本下不来。只不过,张大伯还是选择了不借钱,借口说没有钱。
回到家后,她直接被丈夫说了一顿。知道女儿的遭遇后,张大伯只能拿出10万元,跟对方说这是自己的家底了。如此,男方家庭才不再“纠缠”他们。
有此经历之后,张大伯便很少跟亲家有任何的往来。在他看来,像这般“唯利是图”的亲家,有跟没有,其实关系并不大。
![](https://img.haomeiwen.com/i20760323/c4138aca63b9c240.jpg)
第三类人:喜欢安静过日子的人。
与外人交往,太虚伪;与亲戚交往,太扎心;与亲家交往,太折腾。
你欠了亲家的人情,也许你永远都还不清。亲家欠了你的钱,你还不敢去催他们还钱。如此,你还想跟他们打交道吗?
亲家之间的关系,并不简单,反而特别复杂。要知道,小小的一个矛盾,就能让两个家庭争吵不休,甚至鸡犬不宁。
有些亲家势同水火,最后影响了年轻人的婚姻。有些亲家不好相处,最后让两家的长辈都特别闹心。
对此,我们不妨少点跟亲家往来。与其过吵闹麻烦的生活,不如过上安静美好的小日子。要知道,安静,才是高质量生活的保证。
所谓“人心不静,万事不安。”
我们没必要为了熟悉的陌生人而糟蹋自己的生活,也没必要为了本就毫无意义的关系而折腾自己。
第四类人:被深深伤害过的人。
一个人选择不跟某些人往来,最大的原因,就是对方伤害了他。
没有刻骨铭心的伤痛,你也就不会认清人心的本质;没有见识过人心的险恶,你也就不懂得独处生活的美好;没有历经沧桑,你也就不懂得世道的真相。
做人,没必要跟太多人有关系。哪怕是我们的亲家,都没必要与之有过多的往来。
与他人交往,我们不妨做到这么四个字——平淡如水。
你不麻烦我,我也不麻烦你,反正双方保持一定的距离。遇到问题的时候,自己默默解决就好,不想欠对方太多的人情。
更何况,有些情分是不能欠的,有些债是我们还不起的。
所以说,离所谓的亲家远一点,这并非是薄情,而是为了“关系”的长久而做好铺垫。唯有“平淡如水”的亲家关系,才能造福两个家庭。
文/舒山有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