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按《水经注疏》中内容,又为橐,属汉山阳郡。
汉高帝八年,此地改为藁侯国,而其第一任国主,便是陈错。
无疑,陈错应该也是那个时代陈氏一族的成员。
而再按照目前在功侯表中的记录,为陈氏一族的封侯之人则有以下这些:
博阳侯陈濞;曲逆侯陈平;堂邑侯陈婴;费侯陈贺;阳夏侯陈豨;棘蒲侯陈武;河阳侯陈涓;高胡侯陈夫乞;复阳侯陈胥;藁侯陈错;猗氏侯陈遬;龙侯陈署;纪信侯陈仓。
如上,《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总共列入了一百四十三位功侯,而其中姓陈之人,便有足足一十三位,几乎就是总人数的十分之一。
所以,无论这些人曾经是哪个阵营的,或者他们按照史书中的记载是来自哪里的,一旦以如此高密度的形式出现,那么这就绝然不会是一个巧合。
由此,有人就猜测,这些陈氏一族的成员,会不是来自齐国的王族田氏呢?毕竟我们都知道,田氏一族先祖本为陈氏,后来避难逃到齐国后才改为了田氏。所以,会不会是这样一种可能?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以齐国显贵保存最为完善,人数也最多,所以便强行迁徙齐国的那些显贵到咸阳,而其中又以田氏一族成员最多。所以,他们中的很多人便偷偷改回原来的陈氏,并奔赴各地蛰伏起来,一方面是为了避难,一方面也是为了积蓄力量。
而刘邦家族所在的丰邑,虽不是县,却有县城的实力,而且在史书中的一些残存记录中也都有显示,这里的确可能是魏国宗室的隐藏地。同时,再譬如那个从齐国为避难而搬迁而来的吕家,也可以证明一点,那个时代为避难而四处奔赴的确实不在少数。
如此,假设这些人就都是那些改为陈氏的原齐国显贵们,那么刘邦在砀县莫名其妙得到那么多的兵员,就应该不仅仅只是一个偶然了。毕竟,在砀县加入的陈氏子弟可真的是不少啊。
另外,陈氏一族的人员加入到刘邦麾下的有一些,可在项羽麾下的也不少啊,所以说,脚踩两只船,那时也不一定就没有。
当然,目前这些也都只是猜测,可若较真到底,谁又能否认这些是绝对没有可能的呢?
好了,下面再说藁侯陈错。
按照史书记载:
高帝七年,为将军,从击代陈豨有功,侯,六百户。《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如上,关于陈错的来源,史书中没有任何记载,只是简单的说明其在汉高帝七年就任将军,而后参与平定汉十年爆发的陈豨叛乱事件。最终因此得立战功,由此封侯。
然,就算是以上这点记录,其实也是有问题的。
原因很简单,陈豨叛乱是在汉十年,如下记录:
及高祖十年七月,太上皇崩,使人召豨,豨称病甚。九月,遂与王黄等反,自立为代王,劫略赵、代。《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而陈错封侯是在什么时间呢?
八年十二月丁未,祗侯陈错元年。《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如上,汉高帝八年十二月丁未日,陈错受封藁侯,食邑六百户。
所以,一个汉八年就封侯的人,他是怎么靠着在汉十年平定叛乱而立功封侯的呢?
同时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是别人的资料,或许是因为侯国被削而失去记载,但是藁侯国却绝无可能。因为史书中明确记载的,藁侯国的最后一任国主是在汉武帝元鼎五年才被废黜的。故而,如果功侯表是太史公叙述的,那为何会这般混乱?这般残缺呢?
由此,唯一的解释就是,功侯表或许就是太史公直接从汉庭秘档中摘抄的,几乎是没有经过任何修饰的。而目前功侯表中的最后一次核定记录是在文帝时期,且那时陈错的侯国还在,所以,为何汉庭官方要如此记录陈错当年的封侯事迹呢?
这一点我们先不说,我们再重新修正一下陈错的史书记录:
高帝七年,为将军,侯,六百户,从击代陈豨有功。
如上,这才应该是最合适的记录。汉高帝七年陈错受封将军,可以说是正值春秋鼎盛,同时也是刘邦委以重用之时,不然也不会在汉帝国建立的第三年就封赐为将军了。而后汉八年,受封为侯,但是这食邑数量嘛,可就有点太低了,好歹也是大汉将军级别的存在,纵然那时汉帝国已经建立,可将军人数也不会有很多的。所以,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此时的陈错已经不再为刘邦所信赖了。
接着就是汉十年与陈错同出陈氏一族,有可能同为原齐国显贵的陈豨正式发动叛乱。
而史书中不记载陈错为何能够封侯拜将,而偏偏要记录一笔平定陈豨的功劳,如此又是为什么呢?
的确,陈豨叛乱席卷全国,参与此次作战的将军更是不下十几位,所以陈错在其中又是一个什么角色呢?
因为没有更多的史书记载,所以笔者就只能推测了:
第一种可能:陈错的确是在汉八年就封侯了,但是,陈错和陈豨的关系应该是不深的,然毕竟是同出一脉,所以从陈豨担任汉庭北境最高统帅后,刘邦对于陈氏一族便开始有意识的防备了。所以,汉八年刘邦对陈错只封赏那么多,便是对于陈错的警告。而后陈错便心领神会,主动参与了平定陈豨的叛乱,主动和陈豨划清界限。由此,陈错遂才保住了封侯和食邑,故而史书中要强调这一点。
第二种可能:陈错还是在汉八年就封侯了,并且那一次应该是不低的。但是,陈错应该也是参与了陈豨的叛乱,所以不久后刘邦就废除了陈错的食邑。然,在面对陈豨即将失败之时,陈错遂主动和刘邦这边接触,并以在关键时刻反叛陈豨的方式,从而得以再次封侯,所以,这也就是陈错为何明明是在汉八年就封侯,却要在封侯记录中包含平定陈豨叛乱的原因。
第三种可能:陈错依然是在汉八年受封为侯的,并且也是不低的。然而,随着陈豨的叛乱,陈错随即就被羁押了,并立即被剥夺了食邑,但却并未立刻撤除爵位。而后,陈错为自保,迅速交代了陈豨的一些关键信息,于是,限于陈错并未参与陈豨叛乱,且态度端正,由此保留陈错爵位,并重新为其增加食邑六百户。
总的来说,这三种可能笔者更倾向于最后一种,但不代表其他的就没有可能。而陈错作为汉庭将军级别的人物,史书中记载的那点食邑则肯定是没有道理的。也如笔者说的,史书中不记录陈错的其他内容,只记录封侯后发生的事来作为封侯记录,便说明陈豨叛乱对于陈错这些陈氏子弟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
而在平定陈豨叛乱后,陈错便也应该就是彻底赋闲在家了。
三年,怀侯婴元年。《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汉孝惠帝二年,陈错病逝,汉庭为其谥号,祗侯。
很遗憾,《逸周书》中并没有谥号”祗“的解释。所以,就只能是用其本意解读了。
而祗的本意又多代表恭敬的意思,所以,我们只能说陈错或许真的没有参与陈豨叛乱,甚至和陈豨叛乱毫无关系。然,因为陈豨叛乱的巨大影响力,所以陈错最终还是受到牵连了。
但汉庭对于陈错这个人,终归还是认可的。
以上,就是藁侯陈错的记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