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山一程,水一程”——纳兰性德《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纳兰性德《长相思》

作者: 李拜天2018 | 来源:发表于2018-11-15 09:08 被阅读8次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五日,康熙帝因云南平定,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词人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

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词人对京师中家的思念,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这不得不说纳兰性德的文武双全,引起了康熙皇帝的垂青,将其自留身边,做了御前侍卫。

这一官职看似简单,实则不然。首先御前侍卫一定是皇帝信得过的可靠之人,纳兰的出身与爱新觉罗家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他的父亲还是当朝权臣,所以皇帝十分放心将自己的安危交与这样的人。

再者就是纳兰的文才武略颇得康熙赏识,有勇有谋,才情了得,这样一个完美之人皇帝当然青睐有加。

所以作为御前侍卫纳兰多次随驾出巡,所谓伴君如伴虎,在皇帝身边当值,需谨言慎行,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可能殃及九族。

作为个性放浪不羁、情思细腻之人,纳兰当然对这个人人羡慕的职业不屑一顾,但身不由己,这不是他一人之职,而是勾连着叶赫那拉全族的荣辱兴衰。

因而纵然不情愿也难回首,不能推辞。只能违心应承,且不能有半点疏忽与纰漏。每天都是如履薄冰,戴着镣铐跳舞一般的负重前行。

这首《长相思》虽是关外边塞之地,但与一般的边塞诗人不同的是,这不是带兵打仗,而是皇帝出巡,所到之处排场大气,条件优渥。

但充斥于纳兰眼中的只有塞外的荒凉萧瑟,勾起了他对故乡故人的深深眷恋。因而愁肠百结,无处排遣,唯有吟诗赋词。

“山一程,水一程”,描写出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词人翻山越岭,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离家乡愈远。

“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旅的方向。词人在这里强调的是“身”向榆关,那也就暗示出“心”向京师,它使读者想到词人留恋家园,频频回首,步履蹒跚的情况,表现了词人这次奉命出行“榆关”是无可奈何的。

“夜深千帐灯”是感情酝酿的高潮,经过日间长途跋涉,到了夜晚人们在旷野上搭起帐篷准备就寝。然而夜深了,“千帐”内却灯光熠熠,这是因思乡而失眠。

“风一更,雪一更”,描写荒寒的塞外,暴风雪彻夜不停,也交代了深夜不寐的原因。又暗示出词人对风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厌倦的心态。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是词人发出凄婉的怨言。风雪交加之夜,塞外宿营,夜深人静,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不成眠。再一次回答了深夜不寐的原因。

离家在外,天涯羁旅,最易碰触人们脆弱的神经,将思乡之情融入到山水风雪的自然物象当中。

山长水阔,路途本就漫长而艰辛,再加上塞上恶劣的天气,就算在阳春三月也是风雪交加,凄寒苦楚。

这样的天气,这样的境遇,让词人对这表面华丽招摇的生涯生出了悠长的慨叹之意和深沉的倦旅疲惫之心。

这首词格调清淡朴素,自然雅致,直抒胸臆,毫无雕琢痕迹,情真意切。

个人微信公众号:李拜天儿

相关文章

  • 长相思·山一程

    长相思·山一程 清 ·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 故园吹雪

    摄影/心觉 诗词/纳兰性德 ———————————————————— 《长相思·山一程》 山一程 水一程 身向榆关...

  • 长相思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 故园无此声

    长 相 思 清 ·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

  • 《长相思》,沉如黑夜的声音

    晚上,读《长相思》,古人写得那般精绝、深情,我不禁黯然。 《长相思·山一程》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

  • 传奇梦幻的爱情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

  • 长相思(古诗词鉴赏70)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

  • 长相思·山一程

    长相思·山一程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

  • 解析《长相思》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 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 夜深千帐灯

    读经典,写经典。 长相思·山一程 清 纳兰性德 裴洪顺书 行书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山一程,水一程”——纳兰性德《长相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oee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