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达尔文
恩格斯说:“马克思创立了人类历史进化的理论,达尔文创立了有机物进化的理论。”达尔文小学时很淘气,后来开始研究神学。他在大学时就已经有了自然科学的名声,还去南美洲航行了一圈。他的主要观点如下:
1.进化论:既存有所有动植物样式都是依照生物化的法则,从较早期、较原始的形式演变而来,生物进化乃是自然淘汰的结果。
2.进化是生存竞争中自然淘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那些最能够适应环境的人就存活下来。生存竞争在那些彼此最为相似的物种之间往往也最激烈,因为它们必须争夺同样一些食物。生存竞争愈激烈,进化到新物种的速度也愈快,到最后只剩下最能适应环境的品种可以生存袭来,其他的则会灭绝。
3.遗传与突变,这是达尔文理论中最弱的一环。所有的生命和所有的繁殖过程基本上都与细胞分裂有关,就是一个细胞复制自己的动作。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有一些很小的错误发生,导致那个被复制出来的细胞并不与母细胞完全相同,这就是“突变”。
4.达尔文认为最初的活细胞有可能是由无机物形成的,原始的生命形式如达尔文描述的那种“一小摊热热的水”里形成的。所有生命都赖以组成的复合分子要能够形成,至少要有两个条件:大气层里不能有氧气,要收到宇宙辐射线的照射。
达尔文的理论让我们体认到我们是大千世界的一部分,在这个世界里,每一个细胞的生物都有它存在的价值。
(四)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是一个文化哲学家,很早就专攻神经学。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他发展了所谓的“深度心理学”,或称“精神分析”。
[if !supportLists]1. [endif]弗洛伊德主张人和他的环境之间不断有一种紧张关系存在。这种紧张关系(也就是冲突)尤其存在于他的驱策力、需要和社会的要求之间。我们的行动并不一定是根据理性的,非理性的冲动经常左右我们的思想、梦境和行动。这种不理性的冲动可能是反映我们的基本需求。这些基本需求可能会被“伪装”或“升华”,并在我们无从察觉的情况下主宰我们的行动。
2.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低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的。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其作用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是道德化的自我。它的作用是:抑制本我的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追求完善的境界,遵循道德原则。
3.我们会把所有经验的记忆储藏在内心深处。人类的意识只是他的心灵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意识就像是露在海面上的冰山顶端,在海面下,也就是在人意识之外,还有“潜意识”存在。
4.洞悉我们的潜意识的最佳途径就是透过我们的猛将。他出版于1900年的《梦的解析》中指出:我们做的梦并不是偶然的,我们的潜意识试图透过梦和我们的意识沟通。
5.灵感:所有的艺术家都有这样的经验,就是突然间好像所有的门、所有的抽屉都打开了,每个东西都自己滚了出来,这时我们就可以发现所有我们原本苦思不得的字句和意象,也就是潜意识的“盖子”被揭开了。感觉上好像我们所画的、所写的东西是来自于某种外在的泉源似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