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张宏伟老师的《全景式数学教育》一书,其中在二年级“万以内数”的浪漫学习中,有个片段如下:
学生在“数万颗子”的活动中,要求“一个一个地数”,有三个学生是这样数的:
生1:一千一千地数。
生2:用直尺数黄豆,14厘米正好是20个黄豆的长度,数5次就是100个。
生3:把小盒子铺满,正好是200个红豆,就两百两百地数。
这三个学生数得很有创意,简单、快捷地数完了10000颗,但是,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发现,由于他们没有一个一个地数,他们在后面写万个数的时候遇到了困难。
读到这个片段时,我想到了陈六一老师有篇文章题目是《所有的弯路都成了捷径》,这里不就刚好相反,变成“所有的捷径都成了弯路”了吗?也许,当初想出这样快捷数数的同学,还颇为自豪,但到了后面的写数活动时,这样的快捷却成了阻碍。
回想,我们的日常教学中,都在以走捷径为追求方向。
一年级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课,曾听过两个版本的教学。一种是打破教材编排,采用“算法等量齐观”,即用一课时完成两课时的教学,以问题“你准备怎么计算30-7”,引出学生“摆小棒”“拨计数器”和“竖式计算”这三种算法。另一种是依据教材编排,三种算法分成两课时呈现,第一课时用两种方法操作体验解决30-7,第二课时全班尝试竖式计算再分享。两种策略的课堂小测,用一道竖式计算的题目检测,第二种教学的正确率远高于第一种。因为第二种版本,关注知识的逻辑生成过程,和学生接受新知的逻辑顺序。
四年级学习《乘法分配律》,也总会看见一些老师在执教时,用很快的时间用一组算式就得出了乘法分配律的模型,接着就是花大量时间进行运用。这样教学后,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掌握基本处于陌生的状态,后续老师再去教学,效果都不会很好。
我们想走的捷径,外在表现为缩短时间,只追求结果,不关注过程,实质却是没有掌握好儿童学习的秘密和知识的生成之道。
著名导演张艺谋在从业之初有一个办法,笨到你都不敢相信——抄书。他把图书馆里所有能借到的关于摄影的书,全都借了来。书借来后,不管看不看得懂,先整本抄下来,再慢慢揣摩。他相信“过眼千遍,不如过手一遍”。也因此,他有了现在的成就。任何人的学习都应该是如此吧。教育是慢的艺术,如果一味追求快和高效,那一定是“短而平”的。安德烈·焦尔当在《学习的本质》一书中说:“研究者们摸索了成千上万个小时才创造出一个概念,学生又怎么能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吸收成千上万名这样的研究者的思想呢?这是当今教育制造的一大幻想,知识只会在这样的实践下被扭曲。”当下,在践行大单元整合时,很多人将一些同年级或者跨年级的单元内容进行大刀阔斧的重组或编排,看上去很新颖,容量大,跨度大,至于实施效果呢?或许并不是当初想象的那样“大”,也有可能成为了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阻碍。
陈六一老师在他的文章里如是说:“在教育这条河流之中,我不断的迂回。盘点这些弯路,原来竟然是一条捷径,曲曲折折,给了自己另一种可能,这何尝不是心的回声。”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不怕学生走弯路,还引导学生走一些弯路,走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学生才会体会到学习中“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乐!
怀特海说:“教育是一种需要在细节上掌握上耐心又耐心的过程,一分钟又一分钟,一小时又一小时,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反反复复,学习无捷径。”
数学告诉我们“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物理告诉我们“两点之间曲线最快”。最短指距离,最快指速度,也可以说效率。成功最大的捷径,就是把所有的弯路都走一遍!教育也是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