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相信人类与疫情的抗争会让全人类更加团结和进步

相信人类与疫情的抗争会让全人类更加团结和进步

作者: 爬坡启动 | 来源:发表于2022-04-29 22:17 被阅读0次

对于发生近三年的“新冠”疫情,从普通普通百姓到各级各类人员,从牙牙学语的孩提到耄耋之年的老人,无不关心,无不涉及。

所有的人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它无不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只要有记事能力的人,恐怕没有哪一天,话题里没有这次疫情;说陌生,毕竟是科学的概念,它的发生、发展、传播、医治,又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说清道明的。

最近在网络上也看到一些关于这次疫情的一些讨论、解说。当然科学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人们对“新冠”的认知也在持续的深入中,况且,“新冠”疫情也在不断变异,所有的讨论、评说,也只能代表个人的一些认识,并不是“标准答案”,事实上,世上的很多事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大家切忌把这些评说、讨论当做“结论”。

交代了以上这些,我就聊聊我看到的这些至少我感兴趣的讨论。

                        (一)

此次新冠大流行何时结束?中科院院士黄建平团队做出最新预测。

根据大数据显示,截止到2022年4月20日,全国新冠疫情确诊人数为54万多人,已治愈23万多例,死亡1万多例。

在长达3年的抗疫时间里,毒株不断变异。从奥密克戎出现以来,再次爆发了大规模的感染。

不少人都表示心很累,不知道这波新冠大流行后续会如何发展,什么时候可以结束,能否恢复平淡的生活。

黄建平院士团队预测:近日,由兰州大学黄建平院士团队发布的一篇关于“奥密克戎大流行是否将终结”的文章,预测得出结论:新冠大流行将在2023年11月左右结束。

该结论是团队通过使用GPCP(全球新冠肺炎预测系统)和改进后的 SEIR 模型来预测完成的,那时,全球每天的COVID-19病例将只有3000例左右,所有确诊病例达到7.5亿以上。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兰州大学疫情预测系统是由中科院院士黄建平、大气科学学院副院长黄忠伟领衔的团队自主研发的。

近2020年6月来,GPCP系统一共对国内爆发的疫情进行过30次预测。根据其发布的数据,准确率达到94.62%。

但需要强调的是,该预测结论是基于目前的大流行发展情况,如果未来产生了传染性更强的突变株,那结果就需要另当别论。

                          (二)

奥密克戎的出现,是结束信号,还是潜伏?

而自从变异株奥密克戎(Omicron)出现后,对于未来新冠大流行的发展,产生了两拨推测:

第一拨:疫情将从大流感走向小流感,是结束的信号。

有研究证实,变异株Omicron与德尔塔相比,虽然传染性较高,但其引发的病程却相对温和,患者的死亡率有所下降。南非病毒学家亚历克斯·西格尔曾表示,奥密克很有可能取代德尔塔。

因此,有专家认为:虽然这种病毒不会消失,但它的威胁性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可能从“大流感”走向“小流感”,不再对医疗系统造成威胁,是新冠大流行即将结束的信号。

第二拨:短期内不会结束。

另一种声音认为,各个国家的疫苗供应并不匹配,有的国家疫苗推广速度较慢,加上未来还可能出现新的突变株,导致新冠再次席卷而来。

关于“奥密克戎的出现,是结束信号,还是潜伏”这一疑问,暂时没有更为准确的答案,我们只能继续做好防护,静候佳音。

                              (三)

新冠病毒不断变异,我们还能“动态清零”吗?

一直以来,新冠病毒通过不断变异,在不同阶段已经出现了许多“分身”:阿尔法Alpha、贝塔、伽马、德尔塔、奥密克戎。

而目前最为流行的奥密克戎,也包括BA.1、BA.2、BA.3、XE、BA.4、BA.5等几个分身。其中,世卫组织对于XE、BA.4这2个重组突变体最为在意。XE由BA.1、BA.2重组,BA.由BA.1、BA.3重组。

有研究发现,如果有2种或2种以上已被证实的病毒变异同时感染一个人时,可能产生毒上加毒的重组变体。

那我们还能动态清零吗?

说到这,有必要强调一点,很多人认为“动态清零”就是等于“零感染”,可事实并非如此,“动态清零”本质上是追求发现一处疫情,争取尽快扑灭,不让疫情有“绝地反击”的机会,讲究的是社会自由活动中的人没有感染者。

而动态清零,其实也是目前面对新冠疫情的最佳选择,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大众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并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而动态清零的关键是“四早”措施: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四)

说到2019年末、2020初发生的“新冠”疫情,人们自然联系得到2003年的“非典”。2003年“非典”,即SARS病毒,是怎么消失的?

SARS病毒最初在2002年初露端倪,11月16日在广东出现首个病例。而因为这个患者之前去香港旅游过,致使与其接触的家人、旅客、诊治他的医务工作者接连感染,这些人再传播至各地,最终29个国家都出现了SARS病例。

在研究者经过基因组测序之后,才确定这个病毒的真面目:冠状病毒SARS-CoV。

2003年5月份,“非典”疫情达到高峰,平均每天新增约200例。2003年7月才在全球范围里控制住。从2003年下半年到2004年上半年,陆陆续续爆发了4次小型的暴发,而后再也没出现过SARS病例。

那SARS 最终为何会消失?

其实,这个问题到现在都没有确定的答案,但有一些猜想。

首先是隔离防疫的成果(严格隔离、切断传播途径)。其次,病毒自身有弱点——早期传染力较低,在病情加重时传染力较高,所以及时干预便可防控 SARS 病毒的传染。再次,““非典”属于季节性冠状病毒——冬季爆发、夏季好转。

都说“多难兴邦”,对于国人而言,每一次灾难过后,都进一步凝聚起团结的力量、进一步激发爱国的心。当然,这次疫情(其实每一次大范围的疫情都是全世界的事),可以说是全世界的灾难,那就同样可以相信,在人类与疫情抗争的过程,特别是战胜疫情后,世界人民都会更加珍惜人类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更加珍视生命的可贵;世界人民必将更加团结。

虽然疫情还未结束,但相比初时,已经有了很大的成功,相信坚持就是胜利,让我们共同期待疫情退散的那天!

相关文章

  • 相信人类与疫情的抗争会让全人类更加团结和进步

    对于发生近三年的“新冠”疫情,从普通普通百姓到各级各类人员,从牙牙学语的孩提到耄耋之年的老人,无不关心,无不涉及。...

  • 被放弃的生命 该如何悲伤

    疫情,引发全人类共同抗争,各种新闻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国泰民安的时候,你会发现,国家、世界这样的词汇离我们的生活太过...

  • 疫情折射出的重大问题

    全球华疫情灾难已经发生,就目前的局势,全人类应该团结一致,对付疫情。 但是一切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白色人...

  • 与命运抗争 与时代同行(一)

    一、每个人都在与命运抗争 自从有人类以来,就一直在改造世界,与自然界进行抗争。 抗争,让人类活得更好;抗争,使得科...

  • 疫情让中国人更加团结

    年初的疫情来的突然,让人卒不及防。但在党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一心努力下,很快就被成功控制。这期间让我们看到了中...

  • 可有可无

    三月初雨打过石村,打过屋顶雨落屋顶夜色更加平静平静的夜晚更加孤独 全人类的孤独在生病的木床上点亮在全人类的孤独光芒...

  • 知道这点让我们充满喜乐和力量

    苍天有好生之德。 在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父母会悉心照顾我们,人类也一样,苍天对全人类显出的爱心,让全人类都受益无穷...

  • 从文化角度思考罗马书的“罪”

    福音是与罪相关的。 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拯救一切相信的。 人因有罪而需要救赎。全人类都犯了罪,全人类都需要听到福音。...

  • 2020年终复盘||努力的人不会被遗忘

    2020年疫情下的人们更加努力,每个人都不能幸免于外,而是更加努力的融入其中与疫情抗争。年初隔离带来的焦虑、担心、...

  • 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

    读书使人明智。---培根 书是全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书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相信人类与疫情的抗争会让全人类更加团结和进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ogh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