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吉莲
校对:雅璐 桂香
编辑:杨荷 雅璐 桂香
发现生活中的“评判”带给你的礼物
昨天在单位群里通知“各位老师,请到1107领取中秋节慰问品”。今天早上到单位,发现平时比较积极的一位同事还没来领,我去他办公室说:王师,麻烦你来领一下中秋节慰问品。他说:领什么呀?我说:就是我昨天在单位群里通知的那个。他看起来有点生气地说:不是通知各位老师领取吗?我以为没有我的,我说:我认为我们单位的都是老师呀!怎么,你认为有不一样吗?这时我心里有了一个评判,这个人怎么这么矫情呢!过节的慰问品肯定是所有人都有呀!我已经“@所有人”啦!这个人的思维真让人无法理解?我感到难过、生气、愤怒、纠结。同时我也意识到,我如果说“全体职工”,这个误会是不是就不会产生了呢?因为这位同事是工人编制,他以为我说的各位老师不包括他,也是可以理解的,发生这种情况,证明我的工作做得不够细致,我要感谢这位同事的提醒,让我及时发现自己还需要学习成长,此时我感到放松、释然、平静。
发现“比较”带给你的礼物
在办公室和同事聊天,说到孩子的学习,我说我家孩子就不是读书的料,学习不好也没有动力。同事说,现在不是唯有读985、211出来才有出息,只是中国人的观念不同,国外的人家学技术也可以出人头地,而且很多人都挺厉害的,混得都挺好的,不要那么纠结,把自己照顾好,孩子有孩子的天地。接着他又说,我看你还好,龙老师(我的另一位同事)对她女儿太严格,逼得太紧了,你看前两天孩子生病了,她还在纠结学习跟不上,也不让孩子好好恢复一下,你说身体都不好了,怎么可能学得好呢!在这个过程中,我意识到,不论是我自己说比较的话、我被比较还是听到别人说比较的话时,我都会感到压抑、纠结、不安的,有时甚至会希望自己没有说出那句比较的话,也不想听别人说比较的话,感觉很想逃离那个比较的现场。当我慢慢放下比较,我感到轻松、平静,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