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中的“用户”,如果从2B/2C角度来划分,更准确的应该描述为客户/用户。
现在,我们还处于人工智能落地的早期阶段,整体来说,2C会比2B相对难一些,但也不是没有机会。
一、2C
![](https://img.haomeiwen.com/i1722423/ed7928a6395f7031.png!thumbnail)
如何选择用户群体定位呢?
有一个原则是,用户群体定位的“边界”,最好非常明显。比如盲人和非盲人的区别,就非常明显,不存在太多的模糊地带(人群),还比如小孩和成年人的划分边界也是比较明显的,甚至对于儿童专家来说,每个儿童年龄阶段的区分都是很大的。
值得注意的是,每一个细分场景用户的痛点是不一样的。比如,对于智能音箱产品,科技潮人的痛点是技能(skills)的质量和数量、音乐爱好者的痛点是能否支持自己平时使用的音乐服务商(app),白领商务人士的痛点可能是办公协同、隐私等因素。
另外,我想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AI原住民”。
先说一个可类比的故事:据说当年马云在做淘宝的时候,曾在一次内部会议上对相关负责人说(大意),“你们不要着急~ 我们的用户,现在还在上小学呢:)”也就是说,一个真正划时代的产品形态,其适合人群是有年代性划分的,急不来;真正能自然接受“网上购物”的人群是至少是80后,因为他们对上网冲浪更有兴趣、更擅长,并且对于网络更信任,对于便捷性(节省时间、懒)的需求更强烈;只有等网上购物在这批人中普及了,才能慢慢的渗透到其父母一辈。
相应的,AI时代的原住民,是那个年代人群呢?,个人判断是,AI时代的原住民,至少是10后(2010年以后出生的人群)。
本文后续内容,详细请点击:https://t.zsxq.com/rj6YzRz
![](https://img.haomeiwen.com/i1722423/331e4985283a1872.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722423/b47ecdc70cb3365d.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