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中国教育报上有一篇题为《班主任亲历:儿子的脸被同学打到破相,这位妈妈的做法引人深思!》的文章引起热议。
编者说,“或许很多人看了这个故事之后,对这位妈妈的处理方法或赞成或反对,这都不要紧,重要的是大家都来理性地思考类似的问题的出路。”
文章我读了三遍。
文章说的是这样一件事:孩子因为玩具“红宝石”的事,一位叫小强的同学把名叫想哥的孩子的脸抓破。老师电话叫来家长,小强的家长到场后玩手机,不以为然,认为男孩子打打架很正常;想哥的妈妈到场后,跟老师说是自己教育孩子有问题,让两个孩子相互道歉。
很多读者留言,有的说,想歌的妈妈做得对;有的说,小强的爸爸是个熊家长,将来孩子在社会上的路不会好走;有的说,班主任这样做会不会有些失责。
我认为想哥妈妈这样处理事情是对的。理由有三: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处理,孩子的问题不要再延伸到家长这里来;二是孩子的事就是家长的事,自己的孩子吃了亏,说明自己是个爱吃亏的人,对方孩子没吃亏说明对方孩子家长是个不爱吃亏的人,爱吃亏的家长和不爱吃亏的家长对垒不会有什么理想的好结果;三是孩子在学校发生的事,学校是有责任的,你把家长叫来就是把学校要处理的事,推给家长,可是你让一个妈妈怎么处理这样的事?自己孩子在这里上学,赖着学校吗?小不忍则乱大谋。无奈。
孩子打架是孩子不懂事,家长是来处理孩子的事的,难道家长也需要再干一仗才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吗。并且,小强那方来的是爸爸,想哥那方来的是妈妈。一个吃了亏的孩子的妈妈,和一个打了人的孩子的爸爸对峙,会是什么结果?
很多读者赞想哥的妈妈是个大度的有教养的人。可是,再有教养的人能忍受得了自己的孩子被伤成这样的吗?可是,不忍,你又能怎样?孩子是在学校打的架。想哥的妈妈如果是一个女汉子,也许可以向学校讨说法;也可以跟小强爸爸计道理。但是,想哥妈妈无话可说。跟谁都不理论,跟谁都退一步。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以前,看过一篇文章。一个单亲妈妈,带着女儿。她总是事事袒护着自己的女儿,不让自己女儿在任何场合下吃亏,哪怕是给人下跪,也要顺着自己女儿的意志。
女儿真得很给她长脸。在学校里谁都不怕。
有一次,女儿和一个欺负她的同学打架。结果,女儿把人往死里打,打成了脑震荡。学校要开除她。母亲只好出面跟学校为女儿求情。狠不得给校长下跪。
可是,后来她的女儿怎样了呢?离开了母亲,自己闯社会,在大社会面前,却不再有能力把所有的人都打成脑震荡。
想哥的母亲说,是自己教育不当。不当在哪呢?
上学时,班上一位很霸气的女生,从来没人敢惹。女生连走路都与一般同学不一样,有一种很霸气的气场。听同学说,女生的妈妈在家就教育她,同学欺负你不要怕,别人用手打你,你就拿凳子打,别人敢用凳子打你,你就用刀劈。那时,学校还没有“管制刀具”这个说法。好多年过去了,那位同学的人生怎样,早已不得而知。回想那位家长的教育方式,只是疼自己的孩子,不要让自己的孩子吃亏而已。同学相逢勇者胜。
但这种教育方式很可怕。
在这个事件中。学校应该是可以有作为的。首先,教育比教学更重要。应该首先向学生宣布学校的纪律。开家长会,应该向学生家长宣布孩子在学校违犯纪律的后果。学校是教育孩子健康成长的地方,要让孩子身心都健康。教育比教学更重要。做人“有余力,乃学文。”
学校应该由这件事触类旁通,引以为戒,不让类似事情再次发生。
孩子家长把孩子托付给学校,也就是家长把监护权给了学校。学校不可以失责。
学校应该给家长上上课:谁的孩子在学校挨打都会心疼。谁的家长都会在自己家里教育自己的孩子,出门不要吃亏。不吃亏并不是睚眦必报,不是斤斤计较,不是一味地以牙还牙。报复心太强的孩子将来走上社会真得会不吃亏吗?
孩子有问题班主任和家长应该站出来;班主任和家长处理不了的问题,学校站出来;学校处理不了的,社会和法律应该站出来。
教育孩子的问题是个社会问题,不应由哪一个人来承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