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在医院陪爸住院,同病房有一个86岁的老爷子,太享女儿的福了。五个女儿,每天轮流做好吃的送过来并陪聊。
想起我同族的89岁老三婆,就没有那么好命了,她本有一个女儿,可30多岁时患喉癌早早离世了。
去年底,老三婆感染了新冠师炎,发了高烧,两个儿子没有把她送医院治疗,只偶尔请卫生所的医生打个吊针,只要老人家有一口气就行。
老三婆生病期间,俩儿子儿媳没人将一直独居的老三婆接到一起住。我心想,如果老三婆突然病危或需急救时,是不会有人发现的,肯定会因耽误最佳抢救时机而丧命的。
在饮食上,他们是有一餐没一餐地送,由于身体营养跟不上,加上生病又没有得到充分治疗与照料,老三婆一直病焉焉的,这段时间出现全身浮肿,难受得哼哼唧唧,但俩儿子儿媳该干嘛干嘛,没人过问她的身体和心情,更没有人把她送到医院治疗,由着她自生自灭。
我看着佝偻着身躯柱着拐杖行走的老三婆,就像看到一只病重频临死亡的流浪狗,儿子儿媳偶尔施舍一顿饭就吃一顿,从来都是逆来顺受,心里说不出的悲凉。
我妈看着老三婆可怜,她经常给老三婆送些可口的食物,每次老三婆都感激得不知说什么好。
前两天,我妈在电话中告诉我,老三婆全身浮肿得厉害,可能活不久了。唉!老三婆走了也好,活着享受不到贴心亲情与温暖,死了反而是一种解脱。
再看看我爸同病房的老爷子,5个女儿自己没时间照顾就轮流请护工照顾,而且每天至少有2到3个女儿过来看望他,做各种可口的送来为老爷子补充营养。
我不由得想,如果我那善良的堂姑还在世的话,老三婆肯定也是个被女儿温暖,病了被女儿悉心照顾的幸福老母亲。
有女儿的比没有女儿的人,老了、病了时真的会更有安全感,幸福指数会更高的啊!
就像著名人口学家曾毅报告中国老年人生存现状时说:
在孝敬父母上,成年女儿比儿子多18%至35%,在与父母情感关系上,成年女儿比儿子好30%。
那些生病或失能后,主要照料者为女儿、女婿的老人,比主要照料者为儿子、儿媳的老人,对照料的满意度要高出45%;而且只有女儿的老人死亡率比只有儿子的老人的死亡率低10%左右。
可见,有女儿的老人比没女儿的老人更幸福,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