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8年1月总结--心之彼岸

18年1月总结--心之彼岸

作者: 小为为妈 | 来源:发表于2018-01-27 09:23 被阅读89次

新的一年,一个还不错的开端,去年的现在,我还没有想清楚该如何“积累”,试图在Susan的《斜杠青年》中找寻答案。而今年则没有这些困扰,根据既定地计划,围绕着“做自己”和“与他人建立关系”两个方向,按部就班地行动着。

18年1月总结--心之彼岸

做自己--全心投入

我是一个办事雷(ji)厉(yu)风(qiu)行(cheng)之人,宗旨是要快,快点做完,然后快点下一件。记得小时候,耳边总有人在催“快快快”,所以我不敢拖沓,每天最早到校,以最快速度写完作业,甚至上班这么多年,也还保持着这个“好”习惯。不过最近,突然意识到,其实自己是心神不宁的,做事不能完全投入,很多工作没有做到位。意识到问题之后,思考解决方案:1、每天不给自己安排很多事,事情少些,会更从容一些;2、列完待办事项以后,就只想着当下做的这一件事,做完一件,打勾一件,然后再继续下一件。

觉知自己情绪变化之后,我会发现随便到任何场合,自己不自觉地做两个工作:判断和控制。凭借积累的那点“经验”,对事情进行快速判断,然后设法去说服他人,相信自己的判断,以此增强掌控感。但是这样,最大的问题就是自己对事件本身的了解并不充分,每个事情的发生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有它的背景和复杂性,如果从单一视角做判断,那么会很片面,准确性也很有限。所以,我告诫自己,不要急于下判断,或许我的想法是“错”的。

觉知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该如何改变?我想到的是“正念”。早在两年前,我就知道“正念的力量”,并且试图进行冥想练习。现在看来,当时并没有理解正念的含义,所做的事情也只是感动了自己。万老师在《为什么佛学是真的》的文章里说:

专注呼吸,只算是“正定”,正定之后是正念,也就是美国流行的“mindfulness”。正念要求我们把专注的功夫随时用在生活中的任何东西上。

也就是说,我可以专注地做饭,可以在吃饭的时候专注体会饭菜的味道,也可以在洗碗的时候,体会水流的感觉。说到底,正念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全心投入。想到解决方法,与最后做到,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我会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正念。

18年1月总结--心之彼岸

建关系--做孩子的容器

或许因为内心的逐渐强大,现在的自己竟然能做孩子的容器了。什么叫做孩子的容器?听我慢慢到来。以前为为闹情绪,我哄不好她,就会非常生气,甚至迁怒于她,偏要与她争论个对错,还试图争取家人站在自己一方。我意识到,虽然没有打骂,但是这种强势和压迫感,给为为带来很大压力,也根本不利于解决问题。

就在前几天,为为又因为一件小事发脾气,她见我没理她,竟然走到窗边说要跳楼。听见她这么说,我猜她是想用狠话引起我的注意。于是,走到她的面前,说:“妈妈知道你此刻很生气,妈妈也知道现在说什么,你都听不进去,来,让妈妈抱抱,妈妈只想告诉你,即使你生气了,爸爸妈妈也是爱你的。”说完这翻话,我都被自己感动到了,天啊,竟然我也能说出像育儿专家说出的话?还有,我竟然没有被为为的气话激怒?也正因如此,所以能懂得她的感受,并且表达出来。

以前的自己,总想分个对错,极力证明,自己是对的,孩子是错的。那就算孩子错了,又能怎样?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会知道自己犯错了,在生气时候,说几句气话也很容易理解。所以,那一刻,谁对谁错不是最重要的,不破坏亲子关系才是根本。让孩子感受到妈妈没有敌意,愿意与她共同面对眼下的问题仔细想想,妈妈可以当孩子的容器,不就是能接得住孩子的一切情绪吗?当然也能接得住她的“怒”。如果只认可她的“好”,接受不了她的“坏”,事事与孩子针锋相对,那怎么体现出大人的度量和涵养?怎么做孩子的榜样?

只要我们愿意换位思考,孩子的心思很容易被看透,用心体会并且积极表达,让孩子觉得我们和她是一个战线的,那么就愿意和我们交心,也愿意接受我们的帮助。至于为为说跳楼的事儿,在后来她心情好的时候,我特意提过这事,我告诉她:“你可以表达自己的不满,但不要说威胁爸妈的话,因为那种压迫感,妈妈感觉特别不舒服,特别不喜欢。”我会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述给为为,相信她也能感同身受。

18年1月总结--心之彼岸

找不足--对抗思维惰性

你听说过斯多葛派哲学吗?意思是说:我们应该把事情分为可以控制和无法控制的两部分,并且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自己能控制的这部分上。

这个理论听过好几遍,直到最近看Windy的文章,才引起自己的好奇,然后在“得到”的关键词中搜索,发现在武志红、万Sir和何帆老师的专栏里,都有提及,自己还做了一些笔记。天啊,我竟然忘得一干二净!和Windy交流此事,他的回复:“我们大部分时候遇到问题,都会保持懒惰的惯性。”这句话,这几天一直萦绕在我耳边。是啊,在大多数情况下,我只是在机械地学习、记忆,真正能穿过身体的知识,其实并不多。所以,我要对抗思维惰性,做个有心人,多追问一个为什么,主动思考,努力挖掘事物之间深层次地联系。

这几个月,令我改变最大的是武志红老师,而他也一再强调:

思维是靠不住的,别过度使用思维,投身于真实世界,用肉身和这个世界碰触摩擦,并展开自己的生命。

我也想尝试,把心交给身体,让身体去感受自己情绪的变化,并允许它在身体里流淌。还有,按照斯多葛派哲学的观点,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可以改变的行为上,不与自己较劲儿。

18年1月总结--心之彼岸

相关文章

  • 心之彼岸

    茫茫沙漠 驼铃声声 踯躅的脚印 转眼 又被风沙湮没 只有执著的双眼 与夜空中的明月 一样熠熠生辉 曾经的江南柔情似...

  • 心之彼岸

    有一种美妙的滋味 是诸多在意堆砌起来的 有一种貌似冷若冰霜 原来是刻意的存心伪装 有一份直觉 是那么情不自禁 以至...

  • 心之彼岸

    这张照片是从视频中截取的,是男友出差的时候发给我的视频。 在非洲大陆,时时刻刻都有这样类似的美景,无处不是大自然的...

  • 心之彼岸

    芸芸众生 我们都在乐此不彼的启程 寻找属于自己的心之彼岸 也许 这永远是无法到达的梦境 我仍旧云游四海步履不停 人...

  • 心之彼岸

    芸芸众生 我们都在乐此不彼的启程 寻找属于自己的心之彼岸 也许 这永远是无法到达的梦境 我仍旧云游四海步履不停 人...

  • 花开彼岸

    花开之彼岸 君采心莫怜 花逢君年少 再开君已老 花开之彼岸 君采莫急切 花谢犹有时 君少颜未改 花开之彼岸 采之莫...

  • 彼岸花

    彼岸之花 欲达彼岸 赏花开 踏上征程 一路降鬼怪 终遂愿,心不满 惊醒梦中人,心明鉴 彼岸仍有彼岸花,一山更比一山...

  • 18年1月总结--心之彼岸

    新的一年,一个还不错的开端,去年的现在,我还没有想清楚该如何“积累”,试图在Susan的《斜杠青年》中找寻答案。而...

  • 心之彼岸1

    故事是从一次徒步开始的。 受朋友邀请,去参加徒步。男友是那次活动的组织者。于是我们就这样认识了。 徒步结束后,几个...

  • 「心之海」彼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8年1月总结--心之彼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ong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