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275632/6476712a5f09e161.jpg)
小屁孩今天是两点一刻正式开始午睡的,比规律作息晚了一个小时,今天从起床开始,到吃早餐,到户外运动,接连延迟。
我就不开心了,觉得自己的节奏被打乱了。
加上做午餐时,他又忘记坐马桶了,直接把尿拉在厨房的地垫上。
于是,我的周一综合症就被激发出来了。本来中午计划等小屁孩睡着了之后,开始尝试做南瓜馒头的,不想动了。
真的是“认知层次越低的人,越固执”吗?
我为什么如此执着于孩子一定要有非常规律的作息呢?为什么事物一旦不如我预期的发展,我就容易有情绪波动呢?
怎么样可以不这么固执呢?
午间休息时,我就在想这个问题。
其实,我的目标是对的,只是我常常错把手段当成目标了。
孩子作息规律,其实不是目标,而是一种手段。我希望通过引导孩子建立规律的作息,来实现什么目标呢?
当然是身体的健康发育啦。那么,作息规律了,就一定健康发育吗?反过来,短短几天内,作息不是那么规律了,真的一定会干扰他的健康发育吗?
听起来,想这个问题好无聊哦。但我仔细琢磨,这种思维误区,我在过往的经历中,可是经常钻进去啊。
我们做事情,最重要的,还是那个明确的目标,而且要相信,实现目标,一定是有很多种手段的,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这些手段要交替着使用。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一个人能辨症看待问题的主要体现,不然,就很容易被情绪所奴役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