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过去
从事现在的行业有十来年了,在5-6年前,我已经深刻的意识到整个行业的”夕阳西下“:行业高端人才的流动,行业整体的利润率,整个行业大方向上的转变……这些都是肉眼可见不利的变化。忧心忡忡的同时,却看不到路在何方?
我只知道,下面一些选择并不适合我:
1.在本行业内跳槽。也许跳槽可以让薪资一时有所起色,但上述的困局并没有改变。所以,看似的选择(本行业内跳槽并不难),其实并不是真正的选择;
2.继续打工。如果毕业不久,工作肯定是第一需要考虑的。要养活自己,要回报父母,要立足社会。但从长期角度而言,仅仅只是打工,出卖劳动力去换取收益收入,这是很容易见到天花板。同时,并不能解决太多现实的问题,譬如房子。如果,精神上有更多的诉求,那现实的打工环境(譬如996)更不适合了。
我对我想要的在前几年并不清晰,我也没有看到一条清晰可走的路。这段时光,像是在挣扎。
关于现在
经过几年的挣扎和摸索,我慢慢清晰了一些想法。
1.对于本行业的判断,没有变;
2.选择大于努力,自己的精力应该花在快速发展的赛道上;
2.我深信知识就是力量,”书中自有黄金屋“,我想走知识变现的路;
3.接近牛人,跟强人学习合作,这是让子学习成长发展很好的方式;
4.我更愿意更为自主的生活和工作(当然,谁都愿意这样吧)。
由于前些年的积累,我慢慢看到了,也找到了一条可行的路,是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落地的路。人生最重要的是希望。
关于未来
通过这几年的积累,资金上相对宽裕了些。我有勇气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以前,即使知道什么是对也没有勇气去做,现实的压力摆着那,譬如父母来一场大病呢?让人感慨(这不是得意),勇气很多时候也是一种实力。勇气可以靠积累习得,因为实力可以积累。没有实力支持的勇气,很多时候是种鲁莽,这时的勇气并不可嘉。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独特的,自己规划的生活很多时候仅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是不是适合自己。有时候,这种想法会擦枪走火,很可能会是一种“空想”。所以未来的规划,需要一次“试运行”,需要一次试错。
我的想法是,在做好现有工作的前提下(反正精力开销并不大),逐步让自己的生活切入未来想象的生活和工作。这样的转型不会过于激进,也小心验证自己那套想法是不是只是一时的兴起,或则在操作层面其实并不可行。当这种模式确实可行后,提出辞职,让自己真正转型。
我想理想不等于空想,理想是有理性的成分的,需要讲究策略、时机、步骤等。
写到这,想起了小时候流行歌曲里的一句歌词:”我拿青春赌明天“。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这样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