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五月五,端午节到了。
家家户户都吃着粽子,挂着彩绳,焚着艾香,划着龙舟,空气中到处都弥漫着喜庆的节日气氛。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时刻,我却不合时宜的伤感起来,因为我想起了一位古人——屈原,我看到他伫立江边孤独的身影和涕泪横流的面庞,这个节日本该为他而设,他却不能与我们一起欢度。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77950/a332d4f8809ff5e4.jpeg)
01屈原与离骚
约公元前320年,一位二十多岁的帅小伙,带着高高的帽子,佩着长串的饰品,就这样气宇轩昂的登上了楚国的政治舞台,他就是屈原。作为贵族出身,他“博闻强识”、“善于辞令”,并且以天下为己任,很快就受到楚王的赏识,“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然而在这个主昏臣佞的国家,哪里容得下这样一个鹤立鸡群的人呢?于是,他被疏远被放逐也就成了必然结果。苦闷的他,不愿与小人同流,又报国无门,只能在诗歌中抒发他“美政”的理想,《离骚》也就应运而生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77950/90f70ca80ec37717.jpg)
02屈原之死
公元前296年,这个饱经沧桑的美男子再一次从郢都出发,开始了他的第二次放逐之路,这一走就是永远,直到生命的尽头。
在他被放逐的第十八年,楚国都城郢都被秦国攻克,楚王和群臣仓皇出逃,眼见昔日强大的楚国已是日薄西山,覆亡在即了。一心忧国的屈原听闻这个消息后,心如刀绞,泪流满面。五月五日,屈原再一次身穿白服,外系博带,头戴高高云冠,腰佩长剑陆离,在江边缓缓而行,且行且吟,吟罢,纵身一跃,消失与茫茫江水之中,只留高亢而悲愤的歌声在天地回荡,“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77950/6a240adf964829ac.jpg)
03屈原可以不死吗
有人说屈原太傻了,他为什么要死呢?他本可以不死的。他可以辞官去职,远离皇城,在乡下开一间小食馆,小食馆里什么都没有,就只卖一种食物:粽子;他也可以泛舟汨罗江上,打渔捕捞,闲来无事的时候写一写诗,唱一唱《离骚》,过悠闲的小日子。
真的可以吗?如果屈原不死,他能背弃“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诺言吗?他能面对先祖“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的期盼吗?他能忘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的誓言吗?他不能。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所有的抱负和理想全都是为楚国而设想的,现在楚国将亡,他的所以梦想都成为了幻影,这怎不令他心伤失望呢?所以死成为了他保持最后尊严的唯一归宿,至少到死他的心中都装着梦想怀着抱负的。
哀哉,屈子!悲哉,屈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77950/ba80515ee761b261.jpeg)
04屈原还活着
有人说,我敬佩屈原,可你为什么敬佩屈原呢?是因为离骚吗?不然吧。面对这样一篇2490字的古文,一般的人恐怕完整阅读都不能,更别说完全理解了!
我敬佩屈原,不因他的理想,不因他的才学,只因为他面对失败,面对数十年的放逐,仍然不改初衷的态度,以及他梦想破灭后,宁可身死,也要保持理想清白的立场,以及为理想而献身的坚贞。一个人有理想容易,为理想奋斗也容易,难的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理想,甚至为理想而献身的执着。
人生的旅途中,不可能永远都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艰险与坎坷,委屈的时候想一想屈原,懈怠的时候读一读《离骚》,只要我们心存正道,怀揣理想,还有什么过不去的火焰山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