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当代紫砂创作已呈现出多元化,但是,我们还是从当前火热般的展赛活动中,看到了同质化的紫砂壶的过渡泛滥。各地的商业茶具展先不说,就北京、广州、上海、深圳的大师展、文博会来看,众多交费参展的作者与作品良莠不齐,一些毫无创意的传统造型的获奖比例居高不下,这反映出当代紫砂创作造型人才的枯竭。当代紫砂看似繁荣,实际上创新型艺术人才和创意艺术高的作品一直是个短板。
紫砂工艺学上切磋比赛会展本无过,但是宜兴人过多过滥的比赛就毫无意义,当下人们参赛参展注重的目的性值得怀疑,这样的展览与评比让当代紫砂陷入一个心照不宣尴尬。纵观宜兴紫砂600年历史,“展览”可追溯到民国时期去国外参赛并获奖的经历,所以,现在的参展参赛并不算是一个新生事物。无论是办展的组织还是参展的个人,都可以找到其最终的经济目的。
聪明的宜兴人很快就掌握了展览到底需要什么,于是,在“展览时代”繁荣昌盛的今天,对于作品外形式的追捧成为了众多紫砂人乐此不疲之事,无论是结构的拼接,加料染色,还是印章书画篆刻的装饰,或是多种字体通过壶形的配合,都体现出作者对其作品表现形式的惨淡经营,然而对于精心设计的艺术造型却没有形成激烈的竞争。
宜兴紫砂,壶人相轻的风气越来越严重,这是由于过度追求制作者的职称而忽视作品的艺术价值的因素引发的,宜兴人把紫砂技术职称的经济效益发挥到了极致,但随着人们对紫砂知识的进一步认识,过度炒作的技术职称有可能慢慢受到愈来愈多人的反感,抢眼的色泽与繁锁的装饰开始失去其先天的优越性,甚至已经呈现出被抛弃的态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