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偶然看到刘擎教授的一篇文章,主题就是让我们要警惕“成为你自己!”犹如当头棒喝!一直以来自己都是“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的标榜者。现在竟然要警惕,难道自己一直在另一条道上越走越远而不自知?
刘擎教授说没有人比尼采说得更具煽动力了:“成为你自己!你现在所做的一切,所想的一切,所追求的一切,都不是你自己。”“你应当成为你所是。”
无论如何,这句格言被铭记下来,几乎成为现代人的生命誓词。
无论是激励、劝导还是告诫,这句陈腐不堪却又历久弥新的格言总会与我们相遇,在人生的某个时刻感召我们,或困扰我们。它被反复传诵着——在师长的教诲中,在奋斗者的励志故事里,或者是在小说、电影、诗篇与歌曲的点题之处。
但是,“成为你自己”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是在叮嘱我们“不要成为别人”吗?因为与人雷同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吗?或者,这句格言是在呼唤我们特立独行,依照自己独特的想法来生活吗?
在世界祛魅之后,人们不再能够将自己与超越自我的更大视野相伴相随,于是产生了某种失落:“不再有更高的目标感,不再感觉到有某种值得以死相趋的东西。”
现代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却也陷入了空前的意义迷失。这成为现代文化深刻的困境。
而当代西方的一些批评家(贝尔、布卢姆和拉西等)确信,现代社会已经沦为一个放任的社会,人们毫无顾忌地标榜自我中心的理想,年轻人甚至欢呼“me generation”的兴起。由此,现代文化陷入了相对主义、享乐主义和自恋主义的歧途。
在这种强劲的“成为自己”的现代文化中,事物的价值被认为是主观的(也是相对的),是被“我”所赋予的。我珍视或看重某种事物,不是因为它本身有内在固有的(intrinsic)价值或意义,而是因为我的珍视或看重才使得它具有价值或意义。
无独有偶,陈喜映老师对成为自己是这么解读的:这种成为我自己、成为你自己的最基本的路线不是说你成为比别人更强,而是与别人不一样。本来说一个人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是一个独特的人,这个话它天然就包含着某种优秀在里头。但因为自我是一个平民观念,所以它能够接受与别人不同而并不是比别人强,有一个很长的过程。但是到了21世纪的今天,成为你自己的基本含义就是说成为你与别人不同,跟好和坏,善和恶,强或弱已经没关系了,这是与众不同。如果你只是与众不同,而且这种与众不同很可能说是比别人还差的与众不同,这个独一无二和独特就变成了一种心灵鸡汤或者意识形态。孩子成绩无所谓的,他高兴就行,他能够走他自己独特的道路,我们当父母的也愿意这么想,但他老是成绩班里倒数第一,是与众不同,你说他能高兴吗?他老不如人他就不高兴,他只有在鸡汤里,在意识形态里高兴,实际上他不高兴。那怎么办?我们就需要成功。现在我们已经没有卓越了,我们就是要走成功的道路。
我们从马斯洛的角度讲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那个方式虽然说很内在,通过与众不同的方式就自我实现了,但实际上你很难通过那种比别人差的自我实现的方式实现自我。虽然在鸡汤里面,好像这也是一种实现自我的形式,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这是一种很古怪的方式。那么通过成功来实现自我,也是我们的现代意识形态中比较流行的一种。你成了成功人士,你实现自我。但是成功跟卓越它不一样,卓越是长在你身上的,这个成功多多少少是在你外面的一个目标,所以基本上谁成了成功人士,谁就失去了他的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