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脂肪可以调节食欲,为什么胃口和体型还会失去控制?脂肪太多会对身体带来什么影响?科学家们如何控制并解决这些问题?
“肥胖是一种疾病”在美国是逐渐被公众接受的。
2000年美国食药监承认了肥胖的疾病地位,意味着医药公司可以在美国市场上开发和销售肥胖症的药物和医疗器械。
2002年,美国国税局(Internal Revenue Service, IRS)正式承认肥胖是一种疾病,治疗肥胖的相关费用因此可以得到部分税务减免,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开始愿意负担肥胖相关的开支。
2013年美国医学会(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AMA)2013年终于认可了肥胖症的疾病身份后,不少商业保险机构也逐渐将肥胖症治疗纳入保险覆盖范围”
既然脂肪可以调节食欲,为什么胃口和体型还会失去控制?
贪吃暴食是一种进化本能,还可能是一种病理性的神经生物学现象。 神经生物学的研究证明,调节食欲的大脑中枢实际受到“饱”信号和“饿”信号的双重控制,从而能够根据身体能量水平精巧地调节食欲。瘦素蛋白,就是一种经典的“饱”信号。但在已经出现肥胖问题的动物体内,下丘脑感知“饱”信号的能力会显著下降,相反感知“饿”信号的能力却会提升,两者相加的结果是肥胖的动物会更容易感觉到饿,更容易开始进食。
肥胖诚然可以通过个人行为调节来部分预防和逆转,但是这种疾病有着超越个人意志的遗传学和神经生物学基础,需要更全面、科学、深入的医学介入。
如何应对失控的脂肪
减肥手术
目前行之有效的主要减肥手术:可调节胃束带,胃绕道旁路手术,胃袖状切除,胆胰十二指肠开关术。或者借助2015年美国FDA批准的胃气球医疗器械。
药物
减少食物摄入
瘦素x
临床实验证明瘦素仅适用于治疗“先天性瘦素缺陷症”;
瘦素分子临床试验的失败,科学家们发现了“瘦素抵抗”:体重上升-瘦素上升-瘦素抵抗,食欲得不到抑制-体重继续上升。但是科学家们和药物研究者并没有放弃瘦素,期望研究瘦素抵抗背后的机制,以期望能逆转瘦素抵抗。
黄麻碱x
黄麻碱-安非他命(苯丙胺)-芬弗拉明-芬芬-西布曲明,整个20世纪的减肥药都退市了,减肥引起的副作用心血管疾病,焦虑等远远大于减肥本身的好处。 刚看到中国流行一时的曲美胶囊的主要成分就是西布曲明,淘宝上还有的卖。这些失败,也让科学家们发现了减肥药背后的原理都是通过(直接或者间接地)激活5-羟色胺信号,特别是激活其受体分子5HT2CR,起到抑制食欲的功能。美国食药监也在2012年批准了氯卡色林的上市。
减少食物吸收
减肥胶囊奥利司他--消化系统中脂肪酶的抑制剂,作用于小肠,可以有效阻止脂肪分解吸收,因此便便是油腻腻的。会出现尴尬的事情。
增加能量消耗
激活棕色脂肪
当环境温度下降时,位于皮肤深层的感觉神经首先感觉到了寒冷,之后利用神经信号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将这一信息传导给了大脑深处位于下丘脑的温度调节中枢,从而让大脑“感觉”到了寒冷。之后,这一中枢再继续将温度信息传递给了交感神经系统,从而间接地把体感温度“通知”了棕色脂肪:外面冰天雪地的,你可以开始工作供暖了。在棕色脂肪细胞的表面富集着一种特殊的肾上腺素受体蛋白(简称β3-AR)。
因此理论上说,只要能发明一种药物,特异性地激活这种特殊的肾上腺素受体蛋白,应该就能够模拟寒冷“信号”,让人体燃烧脂肪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