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经典哲学/现代之二9《词与物》米歇尔.福柯1

经典哲学/现代之二9《词与物》米歇尔.福柯1

作者: 放下皆得 | 来源:发表于2023-12-04 16:23 被阅读0次

    1926~1984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代表作

    诚如思考的考古学能够轻易证明的那样,人不过是近期的发明而已,而且正接近其终点。

    后现代主义思潮萌芽于20世纪下半叶的法国。《词与物》的作者米歇尔.福柯正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代表哲学家。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基本目的在于明示近代社会制度是内涵矛盾的结构,从自由及平等的理念出发,到家庭和国家制度,近代社会实际上是为暴力和压迫所支撑的结构。

    基于此,后现代主义思潮和强烈的反权力,反制度,反对普遍性,这就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基本特征。

    在《词与物》中,福柯基于数量庞大的历史数据指出,近代不过是时间长河中的一个状态而已,没有证据显示近代社会制度和结构等具有普遍性。

    在书中,福柯使用了认识型这一概念,所谓认识型,一言以蔽之,就是知识的结构之一,一切认知,都以知识型为基础,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认识型人,根据认识型认识世界,因此,不存在所谓普遍的认识,福柯的认识型概念中内藏着如此深意。

    福柯认为,西方文化有两个巨大的间断性,其一是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的古典时代,其二是近代。据此,西方文化可以划分为古典时代以前、古典时代、近代三个时代。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认识型。

    在福柯看来,近代的认识型也不过是相对而言的,它着眼于代表这一事实的概念。

    乍一看,知识的相对性和人的概念似乎毫无关联,但是在福柯的思想中,人不过是近代固有的认识型的产物而已,也就是说,一旦近代认识型发生变化,人也就会像陆海之际的沙砾一般,在海浪更迭时消失无踪。

    古典时代的认识型

    让我们按照福柯叙述的顺序,先来看看古典时代的认识型。

    在古典时代以前的认识型中,相似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谓相似性,是指词与物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这个阶段,问题在于怎么才能忠实地表达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然而,进入古典时代以后,词与物的相似性退居幕后,词不再对应物的秩序,开始构成独立的秩序。

    福柯以图表一词,来形容古典时代的认识型。

    在图表中,问题不在于词与物的关系,而在词的相互关系、事物的表象被按照表的秩序一一对应地放入表中,得到收拾整理,在图表模式的认识型中,包括以探讨词的一般秩序的语法学,树立自然事物体系的博物学和分析事物价值尺度的财富分析。

    图表模式的要点在于,图表虽然具有独特秩序,但是这一秩序背后也是为物的秩序所确定的。

    比如说财富分析中黄金本身具有的价值保证了价值尺度,货币的价值为货币的含金量锁定。货币含金量越高,货币价值越高。财富分析基于此讨论货币的价值。

    近代的认识型

    在古典时代的认识型中,关键在于在图表中规定表象的秩序。近代以后,认识型又发生了变革,语法学转变为语言学,博物学转变为生物学,财富分析转变为经济学。

    认识型的此次变革以从秩序到历史的转换为背景,随着时间轴的浮现,历史结构等范式出现,替代了图表的秩序。

    近代与古典时代的认识型的根本不同在于探求对象由看得见的表象转变为看不见的历史和结构等等。

    比如在财富分析的领域,过去以本身就具备价值的货币为价值基准,如今在亚当.斯密创始的经济学领域,与物的秩序毫无关系的劳动成了价值基准,货币的含金量已经不再是问题,货币的价值取决其中反映了多少劳动。

    福柯认为,人的出现于在近代认识型一系列转换之后,换句话说,人是语言学、生物学、经济学等近代认识型构建起的易碎之象而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经典哲学/现代之二9《词与物》米歇尔.福柯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ovl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