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非暴力沟通》共读-3月6日

《非暴力沟通》共读-3月6日

作者: 请叫我郑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0-03-06 22:39 被阅读0次

摘录:

道德评判是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

要是达不到自己的期待,我也会觉得自己有毛病。我一心分析和确定错误的性质,而忽视自己和他人的需要。

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至少大部分暴力的根源都是如此

我发现,我可以提出各种要求,但无法强迫孩子们按我的期待生活。盛气凌人并无济于事。是的,我可以通过惩罚来教训他们,但如果我真的那样做了,他们迟早也会想出办法来对付我。

我们大多数的人使用的语言倾向于评判、比较、命令和指责,而不是鼓励我们倾听彼此的感受和需要。我相信,异化的沟通方式的基础是性恶论。长期以来,我们强调人性本恶以及通过教育来控制天性。这导致了我们对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常常心存疑虑,以致不愿去体会自己的内心世界。

今天我们共读的是第二章。第二章的题目叫《什么蒙蔽了我们的爱?》

在书中,给了四个答案,分别是道德评判,进行比较,回避责任,强人所难!

归结到一点上,我认为就是指责!

通过道德标准指责,通过与他人的对比指责,希望别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再加上人有趋利避害的天性,会让我们说一些逃避责任的话。

那么大家在跟孩子的沟通交流中,有没有存在这四种情况呢?

在跟孩子的沟通中,我们很容易端起家长的姿态,或者老师的姿态。在中国的思维中,会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他的本质是在行使大人的权力。但是,这种全力是在高压之下造成的,会使孩子屈从于压迫或压力,却并不能让孩子真正的明白其中的道理!

却不能忘了,中国的传统思维中,还有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样的传统思想。他其实强调的,多的是榜样的作用。与其我们通过施压打骂,不如通过榜样的方式,来给孩子做一个榜样!

当我们开始尝试反思自己的时候,就会在内心深处纠结,矛盾,犹豫。就意味着,我们跨入了第一步。思考,才可能萌生出同理心。同理心,就是我们冷静下来避免指责,避免道德评判,比较,逃避责任,以及避免强人所难的第一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非暴力沟通》共读-3月6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oyar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