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初读《黄帝内经》简介

初读《黄帝内经》简介

作者: 梁木的读书和写作 | 来源:发表于2024-09-24 23:58 被阅读0次

《黄帝内经》简介(第一版本):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素问》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而《灵枢》则除了论述脏腑功能、病因、病机之外,还重点阐述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

《黄帝内经》以五行为框架,以人体为主要研究对象,形成医学家所特有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

它充分认识到“有诸内必形诸外”的辩证法则,使脏象学说系统而完善。脏象学说主要包括脏腑、经络和精气神三部分,其中五脏指的是肝、心、脾、肺、肾。

这部医学经典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同时,也为后世中医学的不断完善与向前发展提供了可能。

《内经》一书不仅是当时医学发展水平的最佳见证,同时也是现代中医学研究发展的可靠基石。

《黄帝内经》的医学理论体系建立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医学史上的著名医家和医学流派,都是在《内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黄帝内经》历来被视为中医之祖。

此外,《黄帝内经》还蕴藏了很多哲理科学,譬如对人才管理的启示,《黄帝内经》主张以医道医德尽显人道品德。它的成书是对中国上古医学的第一次总结,是仅存的战国以前医学的集大成之作,对了解先秦时期中医发展的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黄帝内经》的内容成于战国至秦汉间,为时人总结旧说而成,具体编撰者难以稽考。但后世较为公认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国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的一个论文集。

《黄帝内经》简介(第二版本):

《黄帝内经》是一本关于生命的智慧之书,探讨了生命与宇宙时空的关联,以五脏为核心,融合了脏腑、形体、官窍等元素,解读了身体不同部位的功能关联,提供了现代医学之外认识生命与疾病的方式,对中医和中华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

《黄帝内经》书名首先见于《汉书艺文志》,我们今天所见的《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所组成。《灵枢》古人又把它称为《九卷》或者是《针经》。

普代医家皇甫谧曾经认为《素问》和《灵枢》便是《黄帝内经》,从此以后,大部分人认为如此。

《黄帝内经》是怎样一本书呢?可以说它是一本关于生命的智慧之书,仰观天象,俯察地理。

生命处于天地、宇宙时空的变化之中,它不是孤立的,所以《黄帝内经》用了很大的篇幅来探讨生命与宇宙时空的关联,从时空的变化中来理解生命的功能变化。

无论是养生,还是疾病的治疗,都需要因时、因地制宜。

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贯穿《黄帝内经》认知生命的始终,这与现代医学呈现出很大的差异。

从生命自身而言,《黄帝内经》以五脏为核心,把身体划分为五大系统,脏腑、形体、官窍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黄帝内经》还以十二经脉等经络系统来解读身体不同部位存在的功能关联,生命的失序状态便是疾病。

《黄帝内经》同样是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从生命的整体系统观来解释疾病的原因,解读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

以上皆可以说明《黄帝内经》提供了现代医学之外认识生命与疾病的另一种方式,它应当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补充。

《黄帝内经》的巨大影响

《黄帝内经》对中医的影响是巨大的。“医圣”张仲景在编撰《伤寒杂病论》时明确提到曾经参考过《素问》和《灵枢》,历代医家也把《黄帝内经》奉为经典。新的中医理论的产生住往是在不断注释和发挥《黄帝内经》的过程中所形成的。

《黄帝内经》的影响也不限于医学,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医学知识之外,《黄帝内经》所展现的宇宙观、生命观应当成为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和思想观念的重要窗。对于生命的理解,传统文化的其他学科难以有中医学如此细致和深入,《黄帝内经》应当成为我们今天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的新领域。

《黄帝内经》简介(第三版本):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全面阐述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学术思想,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该书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分别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针灸等内容,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经典。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全面深入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反映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

黄帝内经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医学史上的著名医家和医学流派都是在内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黄帝内经》历来被视为中医之祖。

《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各有十八卷,各分八十一篇。

《素问》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

《灵枢》是素问的姊妹篇,除了论述脏腑功能、病因病机之外,重点阐述了经络、穴、针具、刺法及其治疗原则等。

《黄帝内经》一直是炎黄子孙寻求健康养生和祛病之道的一部珍贵宝雍。

《黄帝内经》的形式

在形式上它采用了对话的方式,用黄帝与歧伯、雷公等大臣的对话(以与歧伯的对话为主)来阐述养生保健思想,人们就用岐伯和黄帝这两个名字的开头。

岐黄表示黄帝内经,所以黄帝内经又叫歧黄之书。同时因为它是中医的开创性著作,所以人们又把中医称为歧黄之术。

相关文章

  • 初读黄帝内经

    终于完成心愿了,《黄帝内经》这本书在今年被我入手了。 其实《黄帝内经》版本挺多的,我买的这一版封面挺精美的,还是在...

  • 《黄帝内经》简介

    今天,开始阅读《黄帝内经》一书。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起源于轩辕黄帝,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也...

  • 《四气调神大论》春季篇

    读《黄帝内经》成了一种乐趣,初读觉得无味,开始边听别人讲边学习的时候,便觉得书中真的是有黄金屋的。中国人认字不识字...

  • 【莎丽读画】→紫藤图

    《莎丽读画》067 今天赏读吴昌硕《紫藤图》 画家简介: 吴昌硕(1844-1927),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

  • 【莎丽读画】→峨眉龙门峡

    《莎丽读画》046 今天赏读黄宾虹《峨眉龙门峡》 画家简介: 黄宾虹(1865-1955),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

  • 读《从头到脚说健康》笔记01

    从去年开始读《黄帝内经》,越读越感觉《黄帝内经》的博大精深,几乎每读一段文字,都要停下来,不是有生字需要查找,就是...

  • 《千人糕》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思路如下: 1.导入:简介千人糕。 2.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千人糕...

  • 【道德经】序3原典之黄帝内经

    第2本:我特别建议大家去读黄帝内经。 如果读不懂的话。读一些他的思想研究煮作也是很好的。 黄帝内经是整个世界上整个...

  • 初醒·简介

    大家好,我是本书的小作者“青竹”,你们可以叫我小竹,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希望大家喜欢哦(*˘︶˘*)--竹 许...

  • 《黄帝内经》中“腧、输、俞”的区别:

    读《黄帝内经》,会经常搞混和分不清这三个字的区别,请看下图及说明。 读《黄帝内经·灵枢》本输第二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初读《黄帝内经》简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pafr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