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信息如此发达,大到国事,天下事,小到家事,猫狗事,太阳底下再无新鲜事。现代人时刻被各种信息轰炸,自媒体时代各种论点层出不穷,各种生活方式看的人眼花缭乱。人们知道的越来越多,但是思考的却越来越少,想的越来越多,焦虑却一点儿也没少。
社会越来越进步,竞争越来越激烈,人的生活,甚至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人没有心思也没有精力去独立的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活着的目的是什么?生命的价值何在?人生的苦与乐?怎样做一个人?做人的责任?
这些问题我想大多数人,当然也包括我,成年之前可能还会有所思考,但在被现实的生活蹂躏之后,估计大多却再无暇去好好思量。这样浑浑噩噩的过着,日复一日,长此以往,最终一生蹉跎。
我便是这浑浑噩噩中的一员,但不想人生就此蹉跎,正在这人生迷茫的时候,看到了这本《北大人生讲座》,细读之后感觉茅舍顿开,突然就觉得生活豁然开朗了起来。
《北大人生讲座》不是某一名家的著作,而是胡适 ,梁启超,朱自清,蔡元培,徐志摩,陈独秀,周作人,郁达夫,闻一多,陶行知,章太炎等名人名家名文的合集。光看这些作者的名字便能感受到它的分量和意义。
《北大人生讲座》全书分为四个大章:人生的意义,学做一个人,人生的责任,写给年轻人。
人生的意义开篇选择了梁启超的《人生的目的何在》以“忙”讲起,通篇文言文和现代文融合讲述,人生之忙,生活之苦。而所谓的人生目的,梁公这样说:汝要问我,人生目的究竟何在?我且不必说出来,待汝痛痛彻彻,彻底参详透了,方有商量。此句甚是精妙,看透不说透,人生的大智慧莫过于此。
人生的意义在哪里?是什么?看起来很简单的两个问题,但是却是最难回答清楚,讲解明白。每个人的理解不同,或许有人甚至从未没有思考过这类问题。陈独秀说:“个人生存的时候,当努力造成幸福,享受幸福;并且留在社会上,后来的个人也能够享受。递相授受,以至无穷”。这平实的讲解,传达的是先善其身,再达则兼济天下的理念。
通读下来受益良多,我之前一直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要仔细的思考来参透其中的奥义。读过之后才忽然明白,人生光靠空想是没有用的,所有的感悟要去实实在在的经历,方能清楚的明了。而在经历的过程中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也才会从虚缈的意识落到人生的实处。
怎样学做一个人,各位大家也有自己的想法,陶行知对于一个完整人的定义:一要有健康的身体,二要有独立的思想,三是要有独立的职业。这百年前赋予人的要求,时至今日仍是非常精辟且仍可做为完整人的基本参考条件。时代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做人的准则却一如既往的简单明白,可试问现代人中又有几个真正完整的人呢?
人生的责任里,朱自清的几篇文章很接地气却发人深省,从论不满现状里讲述的那些怨天怨地怨命运的态度,到论且顾眼前中抨击的那些自顾自的立场,再到论吃饭,论做作,论东西,从基本生存到生活定律再到精神追求,从各方面论述了单个人作为社会一部分产生的影响,这样的影响可正可负,而这影响本身便是人生责任的组成。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少年的人生观也决定着国家的发展方向。胡适提出的要有批判的精神,要有冒险进取的精神,要有社会协进的观念,并指出这不仅是少年的人生观也可作为少年中国的精神,反观过去这一个世纪的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不得不从心底里赞叹胡适在能百年前能提出如此精准观点,不愧为著名的教育学家。
人生到底是什么样的?需每个人去亲身体验,而人生的奥义在哪里?可在细细品读这本《北大人生讲座》后慢慢揣测,思索,获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