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照例网上听心理讲座。讲座结束后,按惯例老师和家长线上互动,针对家长提出的问题、疑惑,老师进行解惑答疑。仔细倾听发现家长提出的问题大部分与孩子学习有关。特别是初三、高三的家长,恨不能孩子的成绩,芝麻开花节节高,一点儿风吹草动就焦虑不安,担心考不上好的高中、大学,一辈子就完蛋了。细想是家长的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
今天群里的提问很多。看着家长提出的问题,心里很是着急。其实这些家长的状态何尝不是自己当初的状态呢!孩子一有风吹草动就紧张,用别人家孩子的长处对标自家孩子的短处,自家孩子何尝不是别人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呢!归根到底还是家长望子成龙,虚荣心,面子在作怪,把孩子当成争脸的工具,而不是独一无二的人。
家长的焦虑转移给孩子,这不是推动孩子成长,而是阻碍孩子。我突然觉得,为什么谁家的孩子像谁,因为家长按自己的思维模式来培养孩子,在孩子还没有独立思考的时候,模仿的是身边人,是父母。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视野越来越开阔,他开始思考,开始向周边的同龄人学习。孩子学习对象的转移,学到的东西,体现在行为上,就是青春期,就是孩子的反叛。他想自己做主,想像其他人那样来处理问题,融入环境,而这个环境,就是青春王国,是我们成人所陌生的。我们家长当年的青春期,和现在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跟孩子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根本不了解孩子在想什么,最迫切的愿望是什么。对孩子的期望,使家长迫切想知道孩子到底在干什么,想什么,是否专心学习,是否有不良习惯。家长越是想了解、控制孩子,孩子越是规避、反抗,这就是所谓“青春期碰上了更年期”。
现在的孩子虽然比我们当时物质条件好很多,但是孤独的,缺乏同龄人之间的交流,大部分课余时间被补习班包围着,游戏成了他们离不开的“朋友”。而家长视游戏为洪水猛兽,百搬阻挠,担心影响成绩,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青春期的孩子容易烦躁,向往自由,不愿意被约束,比任何时候更希望得到认可。这些认可,最直接的应该来自父母。如果父母能不断学习,及时更新思维方式这个“导航系统”,具有良好的亲子关系,能理解孩子、鼓励孩子、包容孩子,主推孩子顺利渡过这个特殊事期,完成自我成长。但在当今急功近利、普遍焦虑的大环境下,有几个家长能真正静下心思考这些问题,关注孩子的感受。他们关注的焦点依然是成绩,用上个世纪的认知来看新时代的孩子。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父母才是世界上最难的职业,一切都是新的,孩子的教育是新的,没有规律可循。时代的进步,使孩子更加崇尚自由,注重个性发展,但针对他们的评价标准始终没有变,依然是学习成绩。家长更是以此标准来衡量具有个体差异的孩子。
新时代的孩子对父母的养育方式提出巨大挑战,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实时更新“导航系统”,改变思维模式,全方位接纳孩子,理解孩子,做孩子成长的助推器。
亲爱的家长们,你的导航系统更新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