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兰德尔的这本《时间管理:如何充分利用你的24小时》虽然是薄薄的一本小册子,却干货满满。
时间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二十四小时的钟摆在每个人的成长轨迹中不停歇地运作着。
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哪里,就会在哪里有所收获。所以,时间管理的核心,在于精力管理。
作为一名有家庭的上班族,又有点写作、阅读、健身的爱好,若是无法合理利用时间,生活中一地鸡毛的现状将不可避免。读书,我始终本着对自己实用为主,所以,我将书中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实践,进行了提炼和融合。
01 找到你的目标,建立时间管理的动力源
我们最先需要做的就是清晰地了解自己各种精力在时间上的分布,也就是提高时间意识。最好的方式也就是最笨的办法,一同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在手机如此方便的时代,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时间管理APP,可以很方便地计算一周内的睡眠、娱乐、学习、工作、固定时间等。
我们总说“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在时间管理上这句话一样适用。这需要我们确定一个目标,最好是有一个以年为尺度的长期目标作为“大统帅”,然后辅助一些短期的小目标来攻破。比方,如果你喜欢写作,可以给自己确定一个垂直写作方向。
你可能有和我一样的困惑,“我现在其实也不知道具体做什么,或者我无法清晰的确定自己的方向,怎么办?”不可否认的是,有强烈改变的愿望和实现目标的动力,才能在你选择的这条路上走下去。因此,或许最初的目标只是一盏远方的灯光,但是只要朝着这个方向走,不断反思和调整,你就不再焦虑和迷茫。
目标明确了,下一步就是进行任务分解,大体明确每项任务需要作出的时间承诺。如果以一个星期为单位,若是发现在实现目标的任务上需要更多的时间,那么我们得适当调整自己在睡眠、娱乐、固定却无意义的时间上的安排了。
02 时间是可以创造的
时间感的延长,首先在于对时间空挡与精力的合理匹配。找到自己精力最旺盛的时候,然后做需要聚焦的事,即与目标相关的事,这样才可以将时间利用最大化。
其次,学会寻找时间空隙。睡觉并非是最好的休息,有时候不同任务的穿插也是一种休息。这时候,可以提前对不同场景进行任务安排,可以建立场景清单,这种方式也有利于清理头脑和生活中的杂波。比方,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或正在研读、学习的书籍等列入一个清单,用于专注工作后的调剂。将一些不需要费脑子的事情列入另一个清单,用于精力低效的时候去做。
最后,在这以下几方面也可以挤出一些时间:
迅速决策。影响决策的因素很多,这就要尽快明确主因素,避免其他干扰项的影响;
掌握快速阅读的技巧。如对于一些论述性书籍,都会有概括性的句子提炼,就可以只读标注的重点、段落开头或有关内容介绍和总结的段落、章节,最关键是带着问题读,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提高记忆力。睡眠、锻炼、健康饮食等规律性作息,是基石;适当采取记忆力练习、联想记忆等技巧;通过笔记等辅助于精力集中。
集中精力。在专注时避免各种电子产品减少分心,通过一些小技巧通过避免他人闯入自己的工作区来排除干扰,更重要的是不要同时处理多个任务,这会削弱每件事的有效性。
03 拖延是阻碍目标实现的大敌
我们经常性拖延,很大原因是目标的动力在下降,任务的难度大增加完成的压力。解决拖延,关键在于强化任务管理。
首先,利用任务清单做计划和准备。为避免难度大,这就要减少任务的颗粒度,将大项目分解成易管理的小块,如将“写一篇文章”,可以细化成“列出大纲、找某几个关键词涉及的几个素材”等多个具体的步骤。同时,对每日进入工作日程的新增事项,立刻决定是立刻处理,或丢弃,或保存。每日可以选取一个固定时间对任务清单进行调整,比方我早上精力比较充沛,就可以一早起进行这项工作。
其次,要学会吃青蛙,确定任务完成的优先顺序。“吃青蛙”是时间管理中最常用的说法。可以在任务清单中标注abc的优先级顺序,每日优先从a级开始做起,先吃掉这只最大的青蛙。即使b和c完成不了也离目标更近一步,把握“少即是多”也就是“二八定律”的原则。在执行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时间管理APP,随时记录时间,有利于识别懒惰和拖延。
最后,坚持进行每日反思,及时记录碎片的思想或观点,利用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等建立主题式的笔记系统,将每日思考其纳入笔记系统,以便随时完善,同时每周、每月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复盘,对于完成的任务要及时从脑子里剔除,避免太多的干扰。
当我们慢慢熟练运用这些时间管理的技巧时,就能从中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