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博星教育108将讲师朱老师课堂,这里是朱老师第2464天早安问候。
今天是2024年6月28日,2024年第 179天。
今天的话题是:一个家庭最消耗孩子的,竟是这些不起眼的小事。
“能量”是现在许多人都在讨论的词语。
高能量时,人似乎有着“使不完的劲”,对待生活更乐观、主动与宽容,能够传递积极情绪,抚平身边人的焦虑。
低能量时则相反,干什么都觉得无聊,人的情绪也大多是悲观、压抑,哪怕什么事都不做也会感到筋疲力尽。
我们总认为孩子应该是活泼开朗、活力四射或者无忧无虑。
实际上,孩子身上也会有“低能量”的表现,比如拖延,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情打不起精神、玩游戏时很兴奋,放下手机马上萎靡不振……
孩子的低能量,往往是环境综合影响的结果。
作为父母,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有时也容易消耗孩子的身心能量。
哪些方式容易消耗孩子能量呢?
1.琐事上的责备声音太多
很多妈妈,只有跟孩子在一起,就一直盯着孩子,在各种小事上与孩子较劲,责备孩子。
比如:“你看你吃的一地都是,我让你拿个盒子接着……”
“你吃你的,别东看西看的……”
“给你盛饭的时候,我就说你吃不完,你非要要……”
“你这样不听话,我以后再也不带你出去了……”
诸如此类的事情,孩子总难逃一顿批评和责备。
在教育中,批评和指责确实有着特殊的力量,但是如果我们总是将它应用在各种琐事之上,渐渐地,就消耗了孩子的能量。
2.父母争吵的声音太多。
对孩子而言,父母之间的不和,让他们没法安心去做一个快乐的孩子。
父母之间无休止的内斗,给孩子的成长之路,会蒙上一层阴影。
高冲突的家庭里,爸爸阴着脸,妈妈不开心,孩子的脸上也会失去光彩,孩子每天战战兢兢,内心充满恐惧,早早地就学会察言观色。
长此以往,孩子能量都被消耗了。
3.父母自身的能量低。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不容易,父母也会因工作不顺、生活压力等问题而消耗自己的能量。
如果是情感不成熟的父母,则会向孩子传达焦虑的情绪,甚至让孩子和周围人都感到很沮丧。
不仅如此,他们对待一些小麻烦也像对待世界末日一样,怨声载道、愁眉苦脸,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容易让孩子形成同样的消极思维,跟着紧张、焦虑,陷入一种无助、绝望的情绪中。
想要养育快乐的孩子,父母要懂得摆脱自身的内耗和焦虑。
为人父母,不应该过多增加孩子的“隐形消耗”,而是要试着去做一个有力量的父母。
如果父母能够走出低能量的困境,就能给孩子做好热爱生活的榜样。
能量充沛的孩子,成长才能一路阳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