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今天发现味道上无明显差别的湖南小炒竟然是机器炒出的时候,我再次回想起时不时被问出的问题:当人类的工作都被人工智能替代的时候,我们还能做什么?
在当时,我的心里已经有了一个班门弄斧的答案,在这里抛砖引玉:人类一定要事可做。
我会觉得,那个时候,人类的职责有可能被分成了两类:一类为人工智能服务,一类为人类服务。
为人工智能服务,毋需多言,人工智能和人一样,当人在工作的时候,需要有人管理,有人激励,人工智能同样需要有人管理,有人升级迭代。只是随着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普及,周边的产业和服务一定不少。
而我,尤其想要谈谈为人类自己服务。
小时候,父母为了让我们好好读书,经常和我们说:“再不好好读书,你们就要回来种田。”等到后面有了割谷机和耕田机之后,妈妈更是吓我们:“再不好好读书,你们连田都没得种了。”
现在再回头看看,确实没有田种了,我们依然可以安身立命。
我们到了城里打工。
尽管很辛苦,还是有些时候不用加班,还是会有周末。空闲的时间更多,学习进修、旅游、看电影、唱歌、跳舞、下棋……
原来,没有田种了,我们有了更多的空闲生活,珍惜生命的人,可以让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填补空闲时间。而这些有意义的事情,背后需要有专业的人提供服务。
社会进行了重新分工,没有田种的人,也在不同领域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地,原来就不需要种田的人,也可能找到了更好的生存之地。
现在的一些可能会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岗位和领域,就像当年的“田”,以后没有“田”了,我坚信,人类依然会找到自己的生存领域。我更坚信,会越来越好。
未来,人类在衣食住行的投入可能会越来越少,无论是时间还是金钱。再也不用自己洗衣服了,再也不用自己做饭了,住宿越来越方便了,出行时间越来越短了。
闲暇时间越来越多,我们需要更多的精神服务。
淄博的烧烤,云南的泼水节,大唐的不夜城……让多少上班族的心躁动不安。
我们以为,那是一个消遣的地方,孰不知,那也正是就业的地方。提供烧烤服务的人们,提供烧烤服务保障的人们,烧烤服务背后供应链,还有为淄博烧烤宣传的主播和网红们……
淄博烧烤是这样,泼水节是这样,不夜城也是这样。
曾看到一个言论:现在人的生活品质,比以前皇帝还要好。
我是非常认可这个观点的。
以前旷日持久的一骑红尘才有妃子笑,现在可能一年四季都有妃子笑、糯米糍、桂味;以前乾隆一生七下江南算是传奇,现在可以一天来回江南、江北、江东、海外;以前,达官贵人过大寿无非就是看看戏、赏赏花、聚聚会,现在何须等到过寿,什么时候不能看看电影、唱唱歌、喝喝下午茶。
曾经,精神生活匮乏,不过是因为大量的时间都给了物质生活。
如今,提供物质生活的作业由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代劳,将人类从琐碎中解放,将有更多时间、更多条件、更多机会去追求精神世界。
我希望的未来,人们都为兴趣和精神而生。
追求精神的人,能够以追求谋生;提供精神服务的人,能够带来精神满足。
未来的我们,都是有趣的灵魂,相信光,追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