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心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今日等大客车时,遇见杨同学小学同学小曹的父亲,问了下成绩四百七十多分。
坐在大客车上,脑海里突然蹦出“伤仲永”这个词。想起杨同学小学班级里几个孩子。
小丁,舅舅曾经清华,如今在英?美?记不清哪个国家定居。小学时聪明的紧,学过奥数,挺喜欢数学,经常向老师请教数学难题。写字也好,练过书法,小书法家一般,作文写得也不错。高中海二上的,三年不知他身上发生什么事故,高考是,四百六十多分。
小曹,小学时被班主任成为“才女”,据说能过目不忘。读书笔记写得特别丰富,文字功底了得。唱歌、绘画无师自通。
小王,小学时也异常出色。母亲早逝后性情大变。原本海二的孩子,中考只考上本地的高中。
杨同学曾经也是老师们交口称赞的孩子,特别爱读书。
这四个孩子高中真让人大跌眼镜。曾经都是饱有学习兴趣的孩子,十二年,行百里者半九十,马拉松赛场,要冲刺了,摔倒了。
应了那句话“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先胖不是胖”这几个孩子将来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可惜了,这段纯粹学习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他们会会不会有一丝后悔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