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承受炎炎夏日重压的耶路撒冷那焦渴的山坡 ——《爱与黑暗的故事》

承受炎炎夏日重压的耶路撒冷那焦渴的山坡 ——《爱与黑暗的故事》

作者: 波斯猫miao | 来源:发表于2020-08-11 09:00 被阅读0次

作者阿摩司·奥兹(Amos Oz,1939.5.4—2018.12.28),原名阿摩斯·克劳斯纳,以色列希伯来语作家,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希伯来文学系终身教授。《爱与黑暗的故事》系作者的长篇自传体小说,故事背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国托管的耶路撒冷到以色列建国,描述了一个犹太家族几代人的生存经历,以及民族兴衰的历史。用六百多页书的厚度谈及国家、民族、家庭和“我”。此外,2015年,以色列裔美国演员娜塔莉·波特曼将《爱与黑暗的故事》作为其处女作搬上银幕,她在片中扮演奥兹的母亲(范妮娅)。

01

在中文版的前言里阿摩司说:“假如你一定要我用一个词来形容我书中所有的故事,我会说:家庭。要是你允许我用两个词来形容,我会说:不幸的家庭。”

书中有一个令我影响深刻的情节:小阿摩司看到受了委屈的母亲在厨房疯狂的扇自己耳光,之后,阿摩司在被同学欺凌后也在角落扇自己。尽管没有科学的数据告诉我们,如果母亲患有抑郁症的话,对她的孩子会带来多大的影响。事实上任何人无意识的行为都能在父母身上或者家庭成员里找到相同的影子。

本书最大的悬念是作者的母亲是怎么死的,时间线到了这一部分,作者开始迂回的讲述曾经,不断的迂回,好像他并没有想清楚这一点是否可以触碰。直至书的结尾,一切都喷涌而出,像我们决堤的泪腺。最后,你可以深刻感知怅然若失的滋味。

02

大多自传体小说相较于其他小说,最大的差别在于,自传体中几乎没有扁平的人物,所有角色都是自然且丰满的多面体,就像生活中我们遇见的每个人。没有人是哪个形容词的代言人,任何人都扮演着多重的角色。

当然,在阿摩斯奥兹的笔下本就不会有不会呼吸的角色。《爱与黑暗的故事》中,他就向读者展示了每个独立的个体或多或少的缺陷,不是以评判的方式,每个个体的缺点也成为了其突出的特点,在读者心中勾勒出一个个可以翩翩起舞的人物,同时引导我们辩证的思考人性,认识到人性的不完美。

03

作者说:“我总感觉,人们来来往往,生生死死,但书是不朽的。小时候我希望自己长大后成为一本书,而不是成为作家。人可以像蚂蚁那样被杀死,作家也不难被杀死,但是书呢,不管你怎样试图要对其进行系统的灭绝,也会有一两本书生存下来,维续在雷克雅内斯梅岭、巴利亚多利德或者温哥华等地,在某个鲜有人问津的图书馆的某个角落享受上架待遇。”

我们跟随作者从第一句“我在楼房最底层一套狭小低矮的居室里出生、长大。”进入爱与黑暗的故事,书籍和文学的魅力尽显。我们一同翻阅阿摩司家一整壁书架的书,按时去药店接那个来自特拉维夫的电话,遥看承受炎炎夏日重压的耶路撒冷那焦渴的山坡,在夜色里为联合国表决澎湃,去集体主义的基布兹生活;从孤独、喜悦、内疚、激动、悲伤到宽容、平和。甚至在书中更多的认识可谓世界上最复杂的问题——巴勒斯坦问题,阿拉伯民族和犹太民族的矛盾和关系。

在而后生活中偶尔忆起书中告诫:人需遵循人己之所思,而非人类大众——本时代芸芸众生之所想

相关文章

  • 承受炎炎夏日重压的耶路撒冷那焦渴的山坡 ——《爱与黑暗的故事》

    作者阿摩司·奥兹(Amos Oz,1939.5.4—2018.12.28),原名阿摩斯·克劳斯纳,以色列希伯来语作...

  • 爱与黑暗的故事

    读以色列作家阿摩丝·奥兹的书,会有种奇异的感觉,如在耶路撒冷街道上梦游,触手可及,缠绕不舍。《爱与黑暗的故事》,就...

  • 爱与黑暗的故事

    耶路撒冷是信徒向往的朝拜圣地。曾经却是内些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心中的噩梦。殖民主义嘲讽着这个神圣之地,杀戮,血液,红...

  • 爱与黑暗的故事

    这是一本书,自传体的小说。 在这本书的中文译本封面上,赫然放着作者阿摩司奥兹的照片,深邃的眼睛里,似乎有着讲不尽的...

  • 爱与黑暗的故事

    没有人能了解别人的事情,甚至连近旁的邻居也不了解,甚至连你的伴侣也不了解。也不了解你的父母和孩子 。一点也不了解。...

  • 提防“过分清醒者”,把温暖的力量带给别人

    真正勇敢的人,是看到了黑暗,但是仍然把光明带给别人的人。就像鲁迅,他看见了黑暗的现实,承受了黑暗的重压,但是对于青...

  • 穿越黑暗的爱 ——读《爱与黑暗的故事》

    看完这本书的那一刻,就有种想写点什么的冲动。 没有煽情,没有悬疑,甚至连欧洲作家惯有的掉书袋、故作晦涩都很少。...

  • 读《爱与黑暗的故事》

    “你身在哪里,哪里就是世界中心。” “家庭是宇宙中最神秘的细胞。家庭充满悖论,既充满喜剧色彩,又充满悲剧特征。”阿...

  • 耶路撒冷的那面墙

    时光流逝,生命慢慢的消耗。我尽力让回忆中那一片段短暂的定格,去感受当时。也许,意义本身除了死亡的探索以外,就只有在...

  • 摘:《爱与黑暗的故事》◎朝思暮想

    我能够想象,这样一条单线把耶路撒冷和特拉维夫连接在了一起,又通过特拉维夫与世界相连。倘若这条单线占线,实际上它总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承受炎炎夏日重压的耶路撒冷那焦渴的山坡 ——《爱与黑暗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ple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