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完了一天的工作,晚上观看了鼎成的试卷分析线上公益会,有触动,有启发。
一、指导思想
2021年九年级第一次模拟检测物理学科试题的命制,坚持以《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创新人才培养,全面准确地反映九年级学生从物理学的视角认识自然、解释自然、服务生活的能力水平。引导物理教学全面落实课程目标,有效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
二、命题原则
1.突出试题的基础性。严格依据《物理课程标准》,全面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注重试题素材的时代性,加强试题与生活、生产和社会实际的联系。
3.加强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科学态度与科学知识的应用。
4.充分发挥不同题型的功能,优化试题结构,考查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
5.有效控制试题难度,保证试题的分值分配合理。
三、试卷的题型结题型
与中招题型一样
四、试题特点
1.源于教材,立足课堂
这次的物理试题把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放在首位,许多试题均源于教材实例和课堂教学过程,如第1题的改变内能的方式,第2题的热现象,第4题电压表的测量,第10题的发电机原理,第17题的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第20题,基本串并联电路的相关计算等总分值达到62分,占总体比例的62%。
2.紧跟时代热点,凸显家国情怀
全卷共有13道试题的设计放置在实际生活背景中,总分值达到61分,所占比例高达60%。如在人文教育方面,涉及有“四大发明垃圾分类”“绿色能源”安全用电”等内容;科技前沿方面,涉及有“嫦嫉五号探测器芯片”、舰载机推动器”等内容;在应用实践方面,涉及有“动圈式话筒″、“自动报警装置”、“智能榨汁杯”等内容。这些试题传递出社会中热点现象和应用,使人感觉耳目一新,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又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了学生关注生产生活,关心科技发展,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3.落实科学探究,培养科学思维
第17题“比较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第18题“探究电流热效应和什么因素有关”,第19题“测量电阻阻值和用电器电功率”,分别着重考查了实验步骤的设计、研究方法的应用、归纳结论及延伸性的分析等。有机渗透了对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养成和科学方法的体验与应用。关注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深刻理解,反映出学生在实验中动手动脑的思维层次,能体现出做实验与不做实验的区别,逐步减少靠“讲实验”¨背实验做实验题”来应试的象。
4.灵活创新,提高科学素养
本次考试充分发挥不同题型的考查功能,降低难度,优化试题结构,同时使试卷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加强了对物理观念的渗透以及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第6题根据熟悉的场景,要求学生展开更深层次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第16题体现了对物理规律的渗透,并非课本知识的简单记忆。
五、试题及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六、复习建议
1.更加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第一轮力求扎实、细致。复习阶段再次关注教归课本不是空话,注重查漏补缺。注意常用物理术语的书写。注重审題能力与技巧例如:作图顺、让选不正确说法的选择题等。
2在知识概念复习中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多关注社会热点、科技动态、传统文化等能够激发爱国热情的实际问题。具备丰富的生活常识,对学生的应试心态、逻辑推理(类比、联想、因果)能力都有明显影响。
3.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更加注重墙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尽量让学生经历真实的探究过程。若无条件,可利用视频、照片、简图等方式,真实呈现实验过程中的某一场景,让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判断,考查学生对一些重要的实验过程的深刻理解。
4.在习题训练中关注学生的思维形成过程。
很多题看似与学生审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运算能力有关,实质上与学生的思维过程关系更密切。
5.精析试题,注重解题方法。
精准细致分析近年省、市命题,做到考前不留盲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