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夸过你的孩子啊,在他们完成一项任务或在学校取得好成绩的时候,你和他说,诶,你可真聪明,我们家孩子就是厉害,不怎么学就能考这么好。或者是啊诶,你可真棒,天生就是读书的料。如果你这样夸赞过你的孩子,那么请你以后别再这么说了,因为这对他呀,百害而无一利。如果你小时候经常被这么夸赞过,那么你一定要听接下来的内容,这可能解决一些困扰你很久的心理问题。
我们今天呢,就来聊聊心态这件事儿。为什么有的人能在生活的轮番打击中不断站起来,而有些人在困难来临之前就已经躺下投降了?为什么人们都希望自己宁可输的体面,也不愿赢得困难?这都和人们的思维模式有关,这种思维模式让我们在接受教育、经历生活时,渐渐养成了不同的心态,而不同的心态最后可能决定我们的人生走向。大致呢,我们可以将人的心态分为固定型心态和成长型心态。固定型心态的人呢,他们相信人的能力是天生的,个人的努力是无法改变。
虽然我们都知道努力很重要,但是你有没有问过你自己,你打心眼里认同这个观点吗?特别是啊,在生活中看到了很多关系户,在网络上真人秀里看到了很多所谓的天才之后,你真的认为努力还有用吗?这个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而与此对应的呢,就是成长型的心态,成长型心态的人认为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来培养的,事情的结果是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的。
别看只是个人对于努力、个人奋斗的看法不同,这两种心态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完全不同的世界观。
回到我们开头的例子,夸孩子的时候,如果只夸他的天赋聪明,那就会让孩子认为,诶,我就是聪明的,努力是不必要的,那些认真学习,总找老师提问的孩子就是愚蠢的,久而久之呢,就会把孩子限定在他原来的能力圈里,无法动弹。
你的孩子会觉得费了好大劲儿能考个好成绩是一件非常呆的事情,这就会导致他想努力的时候,马上就会自己否定努力学习的想法。
很多小时候学习不错的孩子,就是在家长的这种夸赞下,慢慢的变得不愿意努力,最后成绩越来越不理想,越来越不爱学习。
更严重的是呢,一旦这样的心态养成,他们就会用这种心态来看待自己之后的人生。在对于自己能力的评价上,固定型心态的人呢,不容易太看清自己的能力,他们容易陷入两个极端,要么认为自己是天才,极度的自信,要么呢,就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干什么都不行。这两种评价对于个人能力的发展都是没有益处的。而成长型心态的人,认为这些能力可以培养,所以他们更希望得到一个对于自己能力准确的评价,从而对能力的评价是开放的。这些人啊,你无法用简单的贬低就激怒他们,因为他们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是什么样的。
在对于失败和挫折的评价上,固定型心态的人认为失败是人的一种标签,一旦经历失败,那么也会给自己打上失败者的标签。失败呢,从一种行为变成了一种身份,那既然不想成为一个失败者,干脆有失败可能性的事情都不做就好了,只做自己最确定的事儿。
而成长型心态的人呢,则认为失败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是出现了一个反馈而已,他们反而会期待自己能够从失败中学到些自己还不会的东西。所以啊,他们在面对失败的时候是兴奋的,而且毫不避讳。
人们对于自己的固定型心态往往是不容易察觉的。我们天生就喜欢那些具有传奇性的故事,我们喜欢看到,哎,某个人,他生下来就具有某种能力,并靠这种能力在某个节点一下子就取得巨大的成功。
因为我们的内心深处啊,也在幻想这种事情某天是不是也能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并且就算自己之后的生活没有达到目标,也可以用自己缺少天赋来宽慰自己。
比如爱迪生,我们都知道大多数对于爱迪生发明电灯的过程是这么想象的,他从小就是一个天赋异禀的发明家,他一个人在一个小实验室里不停的尝试发明电灯泡。
然后突然有一天,电灯泡亮了,他成功了,就像他天生应该成为电灯泡的发明者一样。
但其实啊,真实的爱迪生却不是这样,在关于电灯泡的研究中,还有30名助手,其中呢,还有一些顶尖的科学家,他呢,更像一个老板,在当时水平最先进的实验室里,指挥着这些助手们进行着灯泡的研究。而且啊,爱迪生只是对灯泡进行改造,让灯泡更加适用于交流电,更具商业价值。
还有呢,就是达尔文和他的物种起源,我们都知道,达尔文到过很多地方,考察过许多的动植物,自己呢,边走边写,觉得他一个人克服了许多困难,靠着自己的天赋和毅力,最后完成了这本奠定进化论基础的物种起源。
但是事实上呢,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普通的科研著作创作的过程没有什么区别,也是经过了他的导师、同事们上千次的讨论,废弃了无数的草稿才写成的。所以你看啊,造就这种传奇故事的主角大多是有着成长型心态的人,但是固定型心态的人呢,把他们的故事按照自己的想法加以改造,并且广为流传。
固定型心态的人呢,不仅限制自己的发展,还对周围人有着影响。比如你的领导如果是固定型心态的人,那你的日子可能就不太好过,因为啊,他会把员工的不同意见当做一种冒犯,他会认为员工的水平都是固定的,就是那么低,而领导的水平都是高的,所以低水平来挑战高水平就是一种冒犯。
而成长型心态的领导呢,往往会更注重人的发展,他会通过帮助周围的员工来让自己也进步,并且碰到员工提出的不同意见,他会把这个当做提升领导力的机会。所以成长型心态的领导基本都是能团结并且带好一个团队的。
那么,怎么培养成长型心态呢?
对于家长们来说,对孩子的称赞和鼓励要避免夸奖他们的能力,而是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比如啊,你可以说,你这次的进步说明你真的很努力,你的学习方法比你的同学们要有效。而当孩子没考好时,或者遭遇挫折的时候呢,你应该表现出对他失败、挫折的兴趣,让他明白失败并不是一个让人羞耻的东西,并且和他一起分析在这次失败中能够得到什么。
对于我们自己来说呢,首先呢,要承认自己的固定型心态,对于我们一个个体来说呢,我们并不是严格的被分成固定型的人和成长型的人,每个人呢,都有固定型心态的部分,也有成长型心态的部分。
我们将自己的固定型心态转化的第一步,就是承认自己,并且拥抱自己的固定心态,面对自己的不完美。
接下来是观察并且分析自己出现固定型心态的原因在哪?是周围生活中的现象,还是自己从童年时期就养成的思维惯性。最近一次的固定心态想法是什么时候?又是什么引起了这样的思维?之后你又做了什么来改变你的心态?最后呢,将你的固定型心态人格具象化,把它想象成你的影子,你的伙伴。当你开始对别人发火,开始自暴自弃,或者面对批评和困难退缩的时候,想起你的这个伙伴。
并且呢,用成长型的思维和他沟通,劝说,最后让自己接纳自己,养成成长型心态是一个很长的修行,需要我们在生活中时刻注意自己思维的反应。
我们可以用之前介绍过的正面来帮助自己,但是呢,当你开始意识到需要转变自己固定型心态的那一刻,你的人生一定会在某个时刻发生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