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十大关于收入的内容
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一般而言涉及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收入。财产性收入是增加居民收入不可或缺的渠道,比如投资、股票、债券等。在宏观、中观层面,财产性收入与其他分配方式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等应形成合理的比例关系;不能让财产性收入巨大地、成倍地超过劳动收入。对合法合规的过高财产性收入,应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在此方面,还要研究平衡财产性收入与劳动报酬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关系,防止对财产性收入征税宽松,对劳动报酬征税则过严。这就需要我们完善收入分配体制机制,对资本积累方式进行规范”
二、本科毕业生工资数据
《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给出了详细的专业薪酬数据,薪酬前十的专业是: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仪器类、电子商务类、金融学类、交通运输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数学类、财政学类。2019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月收入5440元,其中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等本科专业毕业生薪资较高,分别达6858元、6145元、5899元。这一数据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分岗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可以相互印证。2018-2020年,年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均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三、行业收入情况
从事哪些行业收入更高? 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平均工资数据。202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6837元,年平均工资最高的3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1506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51776元;金融业150843元。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人员在2021年的年平均工资同比增长最高,达13.5%,其次为金融业,年平均工资同比增长13.1%,而采矿业则跻身前三, 同比增长12.2%。
非私营单位中外商投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收入最高。在2021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分行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中,外商投资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最高,达126019元;股份有限公司就业人员收入也较可观,达121594元。
四、收入与年龄的关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同类型的劳动性质带来的收入回报趋势有很大不同,呈现三类趋势。
趋势线一:随着年龄增长,收入不断增长,并且增长的幅度越来越大。但又行业壁垒,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累计,慢慢形成不可替代的优势,收入自然会水涨船高。
趋势线二:在年轻时,随着年龄增长,收入不断增长,但一旦过了中年,体力衰竭,则赚钱能力开始下滑,虽然下滑程度不算严重,不过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赚钱能力持续下降。这类工作具有一定的技术性,但比较容易被模仿。
趋势线三:在年轻时,收入相对很高,但持续时间非常短,年纪稍微上去了,体力有下降,颜值有衰老,收入断崖式下跌,沦为底层。
五、其他
首先,是就业的时间阶段性与薪酬的时际分布。各行业薪酬的阶段结构或多或少是有差异的。一般而言,除了吃青春饭的行业,几乎所有行业都是资格越老,薪酬越高。但有些行业薪酬在时间分布上相对平缓,有些行业则非常陡峭。有些行业不用担心中年失业,有些则免不了这样的风险。比如,年轻医生最初毕业几年工资都不高,年轻律师更是如此,但进入后面几年,收入上升得非常快。计算机、程序员行业,码农的说法,其实很形象,一望无际的农田中,农民在辛苦工作,码农则是在巨大的敞开式办公区中,埋头工作。由于是引领性的行业,这决定了码农的起薪很高,但薪酬在时间上的分布也相对平缓。
其次,是行业的薪酬结构。有些行业,比如制造业,从底层到高层,从新人到资深,工资差异相对平缓。但在另一些行业,比如金融行业,薪酬结构非常陡峭,领导与新员工,差别非常大。能进入高层的往往都是高学历、名校毕业的人,那么,分数很高,能进入名校、985,选一个薪酬结构陡峭的行业,是可以的。但如果不能进入名校,只能一般的大学,不是985、211,那么,选择做金融,或许很难进入最顶层,就不要被某些行业在新闻中光鲜的工资所迷惑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