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再读《三国演义》读书想法
《床头捉刀》的观人谋略究竟是史实,还是杜撰?

《床头捉刀》的观人谋略究竟是史实,还是杜撰?

作者: 辣手扒片 | 来源:发表于2017-07-21 20:35 被阅读31次

    上下千年,群雄并起,群雄逐鹿的三国文化成了我国的重要文化。

    其中奸雄曹操的故事,更是为世人称道。

    以《三国演义》为主本,关于曹操的奸诈狠辣的最典型的描述给人印象最深的其中有几:诈病恶叔父,杀伯奢一家,粮官人头,床头捉刀。

    得人才者得天下。

    床头捉刀有关御人用人方面的故事,最为耳熟人详。

    曾经有脑残影视剧更是把“天下英才,不为我所用,必为我所杀”演了出来,以显其霸气神武。

    且不说《三国志》中无此记载,其真实性到底如何?

    生今日且为各位看管分解。

    曹哥果真杀了使者?

    生今可以断言,此书的作者简直侮辱曹哥的智商,而且在那个时代,这样的做法简直就是找死。

    先说说故事最早的出处——《世说新语》原文: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历代书评里以此事来表现曹哥的智慧卓群,杀伐果断。而生独以为,作此文者(作者本人不是刘义庆),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自以为得计,其实乃是自寻死路之举。

    君等若不信,吾亲示之。

    我们先假设杀使者为真,然后看看杀使会带人什么样的后果。

    相信大部分人读这个故事都是喜欢猜杀人的。

    首先,我们猜一下这使者在匈奴是一个多大的官。

    这肯定不是一个大官。

    若是一个大官,曹哥肯定不敢杀他。因为杀他就是马上开战,在当年的局势,要应付孙、刘两家,曹格定然不想节外生枝。

    对于那些想杀人的看官,我们暂时满足他们的欲望。所以这肯定只是一个很小的官员,杀了影响不大,为了两国的关系平稳,匈奴可以忍。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一个小小的普通使者,便可以如此的牛#掰,那么你可以想想当时匈奴的人才济济之盛况————关于精英的滚雪球效应,我早酝有一文,暂时未出,足见匈奴之强大。

    如此强大的匈奴,人家会忍你杀他的使者吗?如此强大的匈奴,杀一个使者便会衰落吗?如此强大的匈奴,善于审时度势、雄才大略的曹哥就算有心思,他有这个胆量跟他们干吗?

    所以,只有一心寻死的智障,才敢杀、才会去杀这个使者。

    我们再回到编纂者刘义庆的那个时代,恰恰他所在那个时代,正是五代十国五胡乱华最混乱的时代———百科有解:京尹时期(15-30岁)刘义庆15岁一路来平步青云,其中任秘书监一职,掌管国家的图书著作,有机会接触与博览皇家的典籍,对《世说新语》的编撰奠定良好的基础,17岁升任尚书左仆射(相当于副宰相),位极人臣,但他的伯父刘裕首开篡杀之风,使得宗室间互相残杀。因此刘义庆也惧有不测之祸,29岁便乞求外调,解除左仆射一职。

    他那个时代,是中国历史最混乱的时代,正是在权利方面自以为是,随意生杀予夺的智#障群起,互相篡杀的时代。

    那是个宵小猖狂无度、君主和朝代猝死的时代。

    也只有他那个时代,才可能有床头捉刀这样的故事。

    也就是那样的时代,汉人做了最低等,其他族人随意可杀的“两脚羊”。那是汉人最没落、最黑暗的时代。

    该篇的《容止》,主讲的形容举止体现的人物性格,讲得阴暗的多,阳光的事情少,即便是美的,也多不好,符合他那个时代的特点。

    如今的时代,仍然有不少这样的智#障。

    拥有了一点成就,一点权利,便膨胀不止,体验随意生杀予夺的变态的快感。他们忘记了过去汉人历史里最耻辱、最黑暗的那段经历。把一些智障写出来的故事,当作权利的智慧。

    历史证明,越是没落、越是将亡的朝代(企业、公司),越是混乱,宵小越是得志猖狂,拥有一点权利,便使劲地攫取权利。利用权力随意得生杀予夺,证明自己的权威,还认为自己有权术统治智慧。

    戮人者,人恒戮之,历史历历在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床头捉刀》的观人谋略究竟是史实,还是杜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pty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