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08月08日21时19分
在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
九寨沟,震后第一个清晨
8月9日6时许,
这是九寨沟震后的第一个清晨。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九寨沟县城,外地游客睡在路边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九寨沟县城,游客在路边支起帐篷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路边菜市开始正常营业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交警现场疏导交通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医疗情况
▶医院对伤员进行救治
自九寨沟地震发生后,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并派驻九寨沟分院15位专家在地震灾区,
对伤员进行救治。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血液中心调整献血点和服务时间
面对地震灾情,
成都市血液中心迅速反应,
立即成立地震血液应急保障领导小组,
做好调剂血液的各项应急准备工作。
为方便市民献血,
紧急调整8月9日全市献血点和献血服务时间。
今日,所有献血点暂无停止服务的时间。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看着上面照片,
大家神情淡定,
丝毫没露出恐惧感
似乎地震没有给他们带来多大的痛苦
可看到下面的报道
不禁深感心疼
▼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这些照片看着令人心碎
坚强的四川人民
我们相信
一切都会好起来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网友们的祈福
▼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自然灾害是无法预测的,
掌握相关知识非常重要!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震后我们需要准备些什么东西?
岛国人民对地震比较有经验
水、食物、毛毯
这些食物和保暖用品
是比较容易想象的地震后必须品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好物篇】
保鲜膜
▼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在地震时保鲜膜的最大作用,
其实是节水。
震后干净水是很珍贵的,
每一滴水都应该要节约着用。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用保鲜膜覆盖之后的餐具,
使用之后就不需要清洗,
节约很多水。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保鲜膜还能用来应急处理伤口,
甚至因为不透气的特性还有一定的防寒作用,
可以说非常万能。
湿纸巾
▼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湿纸巾真的非常实用
主要的原因还是和节水有关。
缺水情况下卫生条件不好,
很难清洁自己的身体,
有了湿纸巾就能擦拭消毒,
作用很大。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不含酒精成分的湿纸巾甚至可以作为刷牙的替代,
用来清洁口腔。
姨妈巾
▼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针对地震时,
姨妈巾是不是必需品,
日本的姑娘和小伙子之间有过激烈的论战。
对此,可以看看下面这条漫画: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其实姨妈巾的作用
绝不仅仅是防漏,
也是一种重要防疫措施,
避免女性在卫生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引发各种感染。
塑料袋
▼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塑料袋这种东西真是各个时候都是万能用品,
可以作为简易储水工具,
或者和报纸配合制作成临时厕所。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也有人套在头上和脚上,
用来防寒防水。
还有更具创意的人,
曾用来制作过简易的尿不湿。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发光棒
▼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地震之后常出现供电问题,
这样稳定便携长时间的光源
可以避免很多危险发生。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将塑料袋套在发光棒的外面还能加大发光面积。
【鸡肋篇】
杯面
▼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超方便的杯面居然上了鸡肋榜,
也真是让人有点惊讶。
可是用干净水泡面,
特定场景下可以说暴殄天物了。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相反,
可以直接食用的饭团、点心、面包等
会是更好的食物选择。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千纸鹤
▼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这个,
祝福都是好的,
但是特意送到灾区去就是添乱了...
成分不明的国外食品或冷冻食品
▼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大家不熟悉进口食品,
而且都是外文标注,
食用过程麻烦,
还有误食过敏成分的风险。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至于冷冻食品嘛……
没冰箱……
旧衣服
▼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旧衣服送到灾区,
并不是直接送到有需要的人手上。
首先要严格消毒清洗,
然后根据大小选择合适的人穿,
步骤非常复杂,
很多时候反而增添了很多麻烦,
有些最后只能当做垃圾焚烧处理。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没有被利用的捐献物资
会被作为剩余物资送往仓库,
这些是需要仓库保管费用的。
最终会做销毁处理。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赈灾时,各项经费都紧缺,
将关键的经费用来处理没有用处的剩余资源,
其实等同于“二次灾害”。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所以,捐献物品时一定要慎重,
不要将捐献当做家庭废物的处理。
一股脑的不进行分类和筛选
就把东西寄往灾区,
既是对赈灾资源的浪费,
也是对受灾人民的不尊重。
对于地震中迫切需要的物资,
你还有什么好建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