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思维的墙》是我阅读的古典的第二本书,总体评价,感觉这本书没有我在看《你的生命有无限可能》时那么惊艳了,可能看的顺序搞错了,应该先看这本再看《你的生命有无限可能》,体验感或许会强点。即便如此,每本书一定有它独特的价值,所以还是分享给大家一些有趣的内容。以下红色字体为原文,黑色字体为阅读感悟。
你说是蕴藏在地壳里的金子多,还是打造出来的金子多?
答案是地层里蕴藏的,世界上还有60%的金子没有被挖掘出来。 ……千万别以为金子就要发光,即使是金子,常态就是不发光。
如果你是金子,你要做的事情是找到让自己发光的方法。这已经不是一个三顾茅庐的年代,今天的诸葛亮需要博客、微博和影响力。
在这样的时代,酒香还真怕巷子深,我们数数那些有口皆碑的网红们,并不意味着这个世界这些人就真的比我们厉害很多,只是这些网红们更会营销自己。比如其貌不扬的彩虹夫妇,女主长相不只是不好看,还有点难看,但是她凭借直爽开朗的人设在抖音上讲笑话,和粉丝们聊天,借此收割了一大波流量,如今早已走上了靠直播致富的道路。她找到自己能够吸引大众的点,努力发光,主动发光。
《周易.系辞上》说: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简单的说,你永远只能看到真实世界中你想看到的那一部分。
在一条狭窄的山路上,一个货车司机正在爬坡,已经开了三个小时,他有点昏昏欲睡,就要到坡顶的时候,迎面来了一辆车,车上的司机伸出头来,伸手指了一指,对他大喊了一声:“猪”。“呜”的一声,两车擦肩而过,他的瞌睡一下子醒了,他马上伸出头冲着车的背影大声骂道,你tmd才是猪,你们全家才是猪,他得意的回过头来看看前面的下坡路,天啊!一群猪!他刹车不及掉沟里去了。
对面的司机只是告诉他前面有猪,但是带着固定思维定式的司机,以为这是一句侮辱的话。
正所谓,境由心生。我们第一反应会不会总是假想别人是坏的?这又让我想到佛印和苏轼那个著名的牛粪故事。
一日,苏东坡与好友佛印一起坐禅,苏东坡问佛印:“大师,你看我的样子如何?” 佛印说:“在我眼中,居士像尊佛。”接着佛印问苏东坡:“居士,你看我的样子又如何?”苏东坡挪揄地说:“像堆牛粪。”佛印听了,并不动气,只是置之一笑。苏东坡回家后,得意地把这事告诉他妹妹苏小妹,苏小妹听完说:“哥哥,你输了。一个人心里有佛,他看别的东西都是佛。一个人心里装着牛粪,什么东西在他眼中都是牛粪。”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只是依靠从众而成功。马云曾说:“很多时候少听成功专家讲的话,所有的创业者多花点时间学习别人是怎么失败的,因为成功的原因有千千万万,失败的原因就一两个点。少听成功学讲座,真正的成功学是用心感受的,有一天你就是成功者,你讲任何话都是对的”
成功的老师们都是靠着阅读、写作、实践,变得越来越厉害。而他们在面临职业低谷时,是如何度过的?他们在面临困难时,又是如何战胜的?答案是各种各样的。这些恰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却很少有人坦率地跟人分享自己的挫败。所以,当我突然遇到一个老师讲自己的失败时,我反而觉得那个老师的成功更有说服力了。
比如在温岭时,我听到王开东老师讲到自己念书时被学校的大哥大欺负威胁等囧事,比如在王君老师的书里,我看到如今温柔又宽容、慈爱的她写自己年轻时,曾和家长吵架打架,闹得脸红脖子粗时,我就觉得这样的老师鲜活了、生动了。他们曾经历过那么糟糕的事情,当时的他们是如何面对?如何走过来的?如今的他们又是怎样看待当年的自己的?当我听完问题的答案后,我会忍不住喜欢上这些老师,并有意识地向他们学习。
对一生进行充分规划永远都是一个好想法,但一定要记得写下来的时候要用铅笔,而且手边还要有块橡皮。
计划不如变化快。随时调整,随时适应。
平台、资源、眼界、机会、好老板、失败的经验,这些都是未来升值的潜力生命股票,年轻的时候,即使牺牲点别的什么立即可得的利益,也要购买这些东西,他们会在未来的时间里面增值百倍。
以前关注的前芭莎副主编于小戈,也讲过自己这样的经历,为了获得很好的职业机会,她去了非常累的剧组跟班,辛苦而且没有钱,但她知道这个平台对她很重要,所以她还是去了。
越是自尊心强或者越是由于自卑而自大的人,他们的沉默成本模式越严重,因为他们总希望证明自己是对的,没有走弯路,害怕损失的人损失最大怕,痛的人最容易死。
买衣服只因为逛了很久的街,结婚只因为谈了太久的恋爱学钢琴,只是因为买了钢琴继续工作,只是因为干了很久……
沉没成本在爱情里真的会耗费人很多时间和精力,斩钉截铁地和不好的人和事儿告别,需要勇气,及时止损非常有必要。
有一位禅师很喜欢养兰花,有一次他外出云游,就把兰花交给徒弟照料,徒弟知道这是师傅的爱物,于是也小心照顾兰花,一直生长的很好,可是就在禅师回来的前一天,他不小心把兰花摔到地上,兰花摔坏了,徒弟非常担心,他自己受罚倒不要紧,他害怕师傅会生气伤心问问自己,如果你是禅师你会怎么处理?禅师回来以后知道了并没有生气,也没有惩罚他告诉徒弟,我当初种兰花不是为了今天生气来的。
这个禅师的故事告诉我们,已经毁坏的东西回不来了,如果继续生气只是增大了沉没成本,没有任何益处。我想到我们老师在处理上课睡觉的孩子这种问题时,如果孩子已经睡了,这时候把他喊起来站着,他睡也没睡好,学也没学好,老师自己还生了一顿气,坏了自己的身体。还不如,让他去睡吧,睡够了就有精力学习了,这一课可能没学好,但下一节课绝对精神倍儿棒的。
我们的父母很容易有这样的思维方式,把自己缺失的东西放大强加于他们的女儿身上,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儿女占用了所有的资源,所以也应该承担他们所有的希望,当资源付出到一定程度,这样一场对儿女爱的绑架就开始布局——如果你不按照我的计划发展,我就要伤心,就要内心压抑,偷偷饮泣,我这一辈子把你养大,现在过得这么累,全都因为你。
昨天跟朋友聊天,朋友说:真羡慕你,遇事儿了可以找妈妈,我感觉自己遇事儿了,就没找过我妈。我说,所以,结婚前,我在人生中的大事儿上,做决定时都得考虑妈妈的意见呀,你就不一样了,你结不结婚,和谁结婚,工作与否?干什么工作?都由你自己说了算。曾经看过的书《母爱的羁绊》大概说的也是这种道理。
有人说社会就是一棵大树,树上爬满了猴子,每一只猴子都笑脸向上屁股向下,如果你向上看看到的全是屁股,如果你向下看,看到的全是笑脸,如果你今天爬在树的中间,你会作何感想?你会不会想说,奶奶的我踩着你们的头上到点就好办了,但是当你有一天上到树顶,你才发现你爬上去的是森林里面最矮的一棵树,其他树上还有无数,在你头顶拉屎的猴子,也许你还有一口志气,于是你继续向上爬,等到你爬到森林最高的一棵树的树顶,突然嘣的一声撞得眼冒金星,你才发现这个森林上空的蓝天其实是贴上去的,那只是一层无法打破的玻璃钢。
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你活得越久站得越高,看得越清,你就会意识到世界的本质其实就是不公平。
正是因为不公平,努力才有了意义,如果努力与不努力,大家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 大家就会怀疑自己的价值观了,如何做才能实现奋斗的价值?奋斗究竟还有没有价值呢?但是还有一种情况,有人不需要努力,就会成为那只爬上树顶的猴子,那我们大多数其他的猴子又该如何是好?这是个终极循环问题,我们首先要接受不公平的本质,然后自己与自己比较,才能心安理得、快快乐乐地生活下去。
当一个人等待与拖延的成本,远远高于他真正开始行动所需要的成本,他就会慢慢陷入越等待越不行动的怪圈,我把这个模式称为等死模式。
北京作家史铁生在21岁的时候突然双腿瘫痪,这个打击对他太大了,他一次又一次的想到了死,但是他终于想到了一个道理,死是一件始终就会到来的事情,又是一件,无论你做什么也不会错过的事情,那你又何必这么急呢,反正不会有更大的损失了,说不定活下去还会有额外的收获呢!不活白不活!
等待最好的道歉时机,是不是让你曾经失去过朋友,等待最好的表白机会是不是让你曾经失去过爱情,等待自己准备到最好的状态,是不是让你连尝试的机会都没有,我们的一部分生命就是在这样的等待中死去。
泰戈尔说:当你为错过了日落而伤心哭泣时,你又要错过群星了。很多想要做的事情只有在当下去做,意义才最重大,过了这个时间,可能早就没有了意义。
如果把口是心非的原则运用在生活中,你会发现那些越是强调价格的人,往往内心越缺乏这件事情的价值。
需要不断强调衣服是名牌的人,他的审美能力就很值得怀疑。
需要反复强调自己有房有车的男人自己心很有问题。需要不断强调自己工资的人工作成就一定好不到哪里去,需要不断强调自己职务的人,工作能力一定好不到哪里去,所以如果你有一份需要你不断的告诉别人,这是一份好工作的工作,又或者你有一份只有在炫耀职位或者拿工资单时才觉得快乐的工作,请趁早辞掉。
从心理学来说,一个人缺什么就会投射到身边人的身上,他会觉得身边的其他人也觉得自己缺,于是他就会不断的表达说自己其实不缺,一不小心就过了。
很多年前,大学刚毕业,正处于很尴尬的时期,作为毕业生,没法再跟父母开口要生活费,但我们上班第一年是湖北省新机制教师实行第一年,所有新老师都没有正常发工资,我时常得计算着花钱,生怕一不小心花多了。其实很多同学也都处于这个境况,刚走入社会,工资不高,甚至在大公司实习的,连工资都没有。但是我们对这个社会又是如此新鲜而好奇,什么都想试试,什么都想看看。就在这个大家都捉襟见肘的时期,我们刷微博时,总是看到同班有个女孩在炫富,比如会直接拍一堆钱的照片说,婆婆给的这个月的生活费;有时候又会拍自家(准确说是男朋友家)车库里新买的奔驰和宝马。
我们都会觉得她很幸运,长得漂亮,毕业后马上就遇到心仪的富二代做老公,以后就是妥妥地富太太,安心变美,顺便带娃就好了。
我跟当时和我坐对桌的老师分享了这个女孩的故事,这个老师一语点醒了我,她很在意钱在婚姻里的分量,所以她只能晒钱。恰好说明她一直很缺钱,这没必要羡慕。
当时年少,没有生活经验,非常容易被事物的外表所迷惑,经这个前辈一点醒,瞬间觉得没必要羡慕了,我们负责过好自己就行,网络世界里,真假难辨,人心难分。
你是一个笨蛋,有人说。
笨人会勃然大怒说:你才是笨蛋,真正的智者会微笑回答说是的,所有人都是愚者。
这让我想到昨天发生的一件事。晚上,儿子在小区里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依然是讨论奥特曼的厉害之处,其中有个小朋友说,银河奥特曼没有隐身光线(大意如此),而儿子却坚持说银河奥特曼有这个特异功能,那个小朋友也丝毫不让步。最后儿子着急地尖叫一声,就开始大哭,嚷着要回家。我一边忍不住要笑,一边顺从地牵着他回家:你很着急对吗?因为他的观点和你不一样对吗?
他平复了一下,说:我不是着急,我是生气!生气!你知道吗?
我努力克制我的笑意,我感觉自己太坏了,看着儿子大哭,我只想哈哈大笑,因为他据理力争又争不过对面那个淡定的小朋友,我觉得很滑稽。
我接着问:因为你认为银河奥特曼有隐身光线对吧?
他完全停止了哭泣,带着哭腔说:是的。边说边嚷嚷:我要回家。
看来及时认可他的感受,这招依然非常管用。
我说:儿子,有时候你和别人观点不一样的时候,你不用着急地哭,你笑笑转身就走就行了。你哭,不就证明你输了嘛?你只顾着哭哪儿还能和别人争论呢?
儿子说:你说笑笑?转身?
我说:是的。
儿子说:我很生气,怎么笑笑转身?
我说:好吧,不说这个话题了,等你慢慢长大就明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