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无话可说。
因为就算有话,也不让我说。
不让我说没有关系,因为我还眼明心亮。
01
所以,早早拿着一支红笔去教室,这样可以给早到的孩子批阅口算本。这两天的口算本很简单,相对于多位数加减法而言,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正确率要高很多。不过,现在孩子们已经习惯去批阅组内同学的口算本了。因为这不是特权,每个人都有享受服务也有主动服务的时候。
听课,和错阿小学5G同步远程教学活动。一年级的科学课,对于好些习惯以及好些认知都还没有养成的一年级学生,可以上什么内容呢?可上的内容很多,但是他们的兴趣只有一会儿,而且很容易被那些新奇的技术吸引,所以啊,这节课最难的是课堂组织。这节课观察鱼,也准备了真的鱼,也有AR技术合成的一条硕大的鱼,在屏幕里游动,非常逼真。
老师问:“孩子们,你们准备来观察鱼呢?”
学生说:用眼睛;用放大镜;观察鱼的吃食;看它们的形状类别;吃一下它们……最后一个“吃一下”将我们逗乐了,是啊,尝尝鱼的味道也是观察的方法。只是老师需要的答案是:眼睛看、用手摸摸、鼻子闻一闻、耳朵听一听。
学生观察完毕,老师让学生汇报观察到了什么:
尾巴在游、有很多鱼鳞、有鱼鳍、有鱼鳃、嘴巴动鱼鳃也在动、尾巴上半部是半圆形……学生的这些答案,哪些是真的观察到的呢?比如说有鱼鳍和鱼鳃,那是之前就知道的吧。对于相当一部分孩子来说,“鳍”和“鳃”都还不认识呢!
我在听课本上写了一句话:
我只想来看鱼,你却要给我介绍那么多鱼的知识。
这是站在儿童角度写的,因为课堂到了后半段,几乎就是老师在自编自导自演,自问自答,只有几个孩子参与,其他孩子都被那些鱼吸引住了。所以啊,课堂的投入和产出的比,是需要每一个老师考量的。
我在听课本上还写了一句话:
技术只能为教育服务,却永远无法主宰教育。
能将技术拿来就用最好,不能拿来的时候,还是一支粉笔最合适。
02
上课,我一言不发,只是在黑板上写下提示语。我就按照这样的套路上完一节课,还评讲了练习册,当然是因为有助手帮助我。
有几个孩子一直好奇的问:老师,你真的不能说话吗?我点头。
这样的授课方式效果定然不会好,因为课后检查学生的作业就知道,他们听讲的程度完全不够。因为有些孩子还是很合适“听”的方式进行学习。
只是,到了最后,我还是亮出了我的破嗓子说了两句,因为实在还是有些着急。虽然我全程保持着微笑。
午间,有孩子故意来逗我说话,我还是用点头或摇头的方式。批改作业,仍然需要一对一的方式,让孩子明白自己错在什么地方。
不能说话,我可以用眼神上课。班里有几个孩子最喜欢上课时写一些小玩意,小纸条,这样的孩子注意力压根不在学习上,因此对他们狠狠地用眼神“批评”。
03
不让说话,继续去听课。
语文课《司马光》,学完古文,老师问:司马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说:乐于助人、勇敢、镇定,没有一个人说到“聪慧”,或者“智慧”,只有那种善于思考的人,遇到问题能够想到合适而且巧妙办法解决的人才是我们这个社会缺少的人,才是我们需要在德育相当的时候推崇的人。
04
提前回家,继续过不能说话的生活。
适当闭一下嘴也是有好处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