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que()函数:去掉矩阵中重复的元素
(1)B = unique(A)
获取矩阵A 的不同元素构成的向量,其中B可能是行向量也可能是列向量,升序排列
(2)B = unique(A,'rows')
获取矩阵A的不同行向量构成的矩阵。
(3) [ C,IA,IC ] = unique(A)\unique(A,'rows')
IA为矩阵C中的元素在矩阵A中的位置,IC为矩阵A中的元素在矩阵C中的位置。
size(A)函数是用来求矩阵的大小的
比如说一个A是一个3×4的二维矩阵:
1、size(A) %直接显示出A大小
输出:ans=
3 4
2、s=size(A)%返回一个行向量s,s的第一个元素是矩阵的行数,第二个元素是矩阵的列数
输出:s=
3 4
3、[r,c]=size(A)%将矩阵A的行数返回到第一个输出变量r,将矩阵的列数返回到第二个输出变量c
输出:r=
3
c=
4
4、[r,c,m]=size(A)
输出:r=
3
c=
4
m=
1
也就说它把二维矩阵当作第三维为1的三维矩阵,这也如同我们把n维列向量当作n×1的矩阵一样
5、当a是一个n维行向量时,size(A)把其当成一个1×n的矩阵,因此size(a)的结果是
ans
1 n
而不是a的元素个数n
6、size(A,n)
如果在size函数的输入参数中再添加一项n,并用1或2为n赋值,则 size将返回矩阵的行数或列数。其中r=size(A,1)该语句返回的是矩阵A的行数, c=size(A,2) 该语句返回的是矩阵A的列数
hist的用法
1.n=hist(Y);
默认十个等间隔区间,并返回每个范围内的Y的元素个数作为一行向量
2.n=hist(Y,X);
X是一个事先给定的区间划分,统计Y在X这个区间划分下的个数
3.n=hist(Y,nbins);
nbins是间隔数,也就是说我们应该统计多少个间隔
4.[n,xout]=hist(...);
返回的参数多了很多,n是每一个区间的个数,xout是区间的中心位置
zeros函数和ones函数
zeros函数——生成零矩阵
ones函数——生成全1阵
fminbnd函数
有约束优化问题,使用fmincon——万能函数
[x,favl,exitflag]=fmincon(fun1,x0,A,B,Aeq,Beq,l,u,fun2)
fun1:目标函数
x0:初始点
A*x<=B(不等式约束)
Aeq*x=Beq(等式约束)
l<=x<=u(上下界约束)
fun2:用于非线性约束
fun2的格式为:C(x)<=0;Ceq(x)=0
function [C,Ceq]=fun2(x)
C = ...;
Ceq = ...;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