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个人提高成长励志给人力量的文字
为什么真正的大成者,都不启用“小聪明”?

为什么真正的大成者,都不启用“小聪明”?

作者: 知行文化圈 | 来源:发表于2019-05-22 09:07 被阅读2次
为什么真正的大成者,都不启用“小聪明”?

世间真正的大成者,

都不会启用小聪明。

作者 | 岳冰   图丨网络

01

小区的张姐,最近加入一个微商团队,每天像打了鸡血一样,到处拉人头,因为对方承诺,拉够规定人头,一年时间内,能让她月入10万元。

前同事梦黎,上个月报名参加写作班,但她却不愿沉下心去阅读积累,而是硬逼着自己,做毫无质量的输出,并且大面积撒网去投稿。

她的目标是月发表文章25篇以上,希望早早锻造成写作大咖,梦想着一鸣惊人……

这是一个“速成”理念满天飞的时代,好像不懂得“速成”之道的人,就是不够聪明。

有很多的“聪明人”,他们无比坚信:成功一定是有捷径的。

于是这些人不再愿意坚持,去做枯燥乏味的潜心沉淀,也没有耐心深思探索,在一次又一次的“速成”注射中,日复一日的迷失掉自我。

然而事实上却是,古往今来,但凡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珍贵足迹的成功人士,却无一不是脚踏实地,孜孜以求的人。

为什么真正的大成者,都不启用“小聪明”?

02

国学大师钱穆说过:“古往今来有大成就者,诀窍无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劲。”

吴晓波曾给腾讯,写过一本《腾讯传》,他在里面总结出来,腾讯成功,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秘诀是:快速迭代,小步快跑。

马化腾后来给合作伙伴,也发过一封公开信,他在信中,重新提到这一点:也许每一次产品的更新都不是完美的,但是如果坚持每天发现、修正一两个小问题,不到一年基本就把作品打磨出来了,自己也就很有产品感觉了。好多人都有学生思维,就是要准备好了,才能下场,那时候机会已经被别人抢光了。

“先搞起来,你就打败了50%的竞争对手”,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

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去摸索,比起任何丰富的想象和推理演说,都重要得多。

越是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越要收起小聪明,越要学会脚踏实地去行动,用慢工出细活的决心,做出很多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里,有机会的人到处都是,有聪明头脑的人更是一抓一大把。

但是除了拥有以上两方面的资质,更需要的是踏实行动,不幻想捷径,肯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求索。只有这样,才可能走向绝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为什么真正的大成者,都不启用“小聪明”?

03

胡适曾说:“这个世界聪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数人。”

深以为然。

湘乡流传着一个故事:

有一次曾国藩在家读书,一篇短短的文章,朗读了很多遍还背不下来。

一个小偷藏在他的房中,本想等他入睡后偷窃的,可是左等右等,他一直在朗读同一篇文章,就是不睡。

小偷忍无可忍,跳出来大叫:“这种笨脑袋,读什么书?”

曾国藩小时候读书,父亲要求他: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任务,绝不睡觉。

彼时的曾国藩,既没有什么“技巧”,更不懂什么“捷径”,只知道闷着头,一条道走到黑。

这种堪称“笨拙”的学习方式,却培养出曾国藩,超乎常人的勤奋、吃苦和踏实的精神。

以至于他后来发明的,“结硬寨,打呆仗”的打仗模式,流传为万古佳话,他也被世人传颂为,高明的军事家和战略家。

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问题只知道硬钻过去,任何问题都不留死角。

相反,那些有小聪明的人,遇到困难会绕着走,自然很难打下坚实的基础。

“笨拙”,看起来很慢,却能给未来,磨练出牢固扎实的基本功。

虽然当年的曾国藩,考秀才考了九年,笨得人人嘲讽,却没能阻挡住他,创造出一生的伟大事业和智慧光芒。

曾国藩的人生哲学,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为什么真正的大成者,都不启用“小聪明”?

04

读过严歌苓作品的朋友都知道,严歌苓的文字,大多都能把人性血淋淋、赤裸裸、充实饱满地刻画出来。

在她的作品里,那些细致入微的各种剖析,其实都源于她深入体验生活,亲自品尝各种凡尘辛酸之后的智慧凝结。

在严歌苓的每一部作品里,都能彰显出来,她曾经下过的“笨功夫”。

村上春树每天早起写作4-5小时,然后再去锻炼身体,坚持跑步八年之久,中午的时间就听听音乐,看看书,晚上推掉应酬,坚持早睡。

这种接近笨拙而又单板的坚持,让他创造出一部又一部,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

李嘉诚有个著名的时间表:每晚睡觉之前一定要看书,12点必须睡觉,早上准时5:59分起床。

他自己严格执行,坚持半个世纪之久。

像李嘉诚这么笨拙持久的毅力和自律,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

有人问美国“篮球天才”科比,为何如此成功?

他却反问那人:“你知道洛杉矶每天早上4点钟是什么样子吗?”

所以你看,就连那些被全世界视为的天才,背后也多的是,我们看不到的笨功夫。

钱钟书是众所周知的博闻强记,但是根据记载:仅代表他学术成就的《管锥编》,他就引述了4000多位名家的上万种著作中的数万条书证。

钱钟书进入清华后的目标是:“横扫清华图书馆”。

钱钟书的治学心得是:“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为什么真正的大成者,都不启用“小聪明”?

05

为什么真正的大成者,都不肯启用“小聪明”?

因为他们比常人更懂得,高楼大厦能长久屹立不倒,需要的是最坚实的地基。

小聪明,不牢固。

因为他们比常人更清醒,生活中的小聪明,和歪道超车的捷径,只不过是在给未来,留下一个“画地为牢”的机会,那恰恰是人世间最大的陷阱。

小聪明,不靠谱。

因为他们比常人高瞻远瞩,大山高处,虽然能欣赏到同样的风景,但只有一步步拾级而上的人,才有机会在途中采摘到,更多意想不到的宝藏,收获也一定是大相径庭。

小聪明,多肤浅。

相关文章

  • 为什么真正的大成者,都不启用“小聪明”?

    世间真正的大成者, 都不会启用小聪明。 作者 | 岳冰 图丨网络 01 小区的张姐,最近加入一个微商团队,每天像...

  • 大成者

    应朋友之邀,今天又走进了培训课堂。老师讲得神采飞扬,下面听得激情澎湃;内心久违的斗志逐渐被唤起…… “大成者需要具...

  • “大成者”

    大巴车缓缓停在了路边,我和小杜跟着车上其他乘客下了车。 司机说可能得需要一个多小时,车坏了,老毛病了。 茫茫的土地...

  • 上帝喜欢笨人

    世界上有小聪明的人很多,而喜欢炫耀自己小聪明的人更多。而真正做事的时候,小聪明不仅有问题,可能还会给自己造成危害。...

  • ABT共识社区 | 未来,一定属于没有前例可循的原创项目(社区L

    纵观区块链历史,项目无数,但真正成功者寥寥无几。区块链行业真正获得巨大成功者,永远属于原创者,绝无可能是追随者和抄...

  • 如何避免成为耍小聪明的人

    要避免成为耍小聪明的人,首先要了解为什么存在耍小聪明的人,更进一步的是知道为什么整个人类耍小聪明存在的缘由。我认为...

  • 2017-04-20

    小聪明太多,最终拙勤者赢得未来。

  • 2017-08-26

    成长的路上需要不断的学习✊ 主动觅食,不要等待喂食 大成就者通常都是主动学习者,被动学习者通常很难成事。真正的好功...

  • 大成就者

    凡大成就者,必遭过大挫折。 痛苦对生命而言拥有大力量,这力量若不是摧毁了人的意志,便是锻造了人的精神。历经痛苦而屹...

  • 亲子日记18——妈妈是集大成者

    亲爱的乐宝: 自从你出生后,妈妈的职业就从一名高级定制家居设计师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集大成者。 为什么说是集大成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真正的大成者,都不启用“小聪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tae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