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逮哪儿聊哪儿(二)

逮哪儿聊哪儿(二)

作者: 建铭_2c63 | 来源:发表于2019-05-10 22:30 被阅读0次

 

逮哪儿聊哪儿(二)

     

人总有百无聊赖的时候,想着找点刺激,细想现如今比早年间的娱乐多多了,但不知为什么还总觉得活的累干什么都没劲,什么事儿都变着法儿的整出功利性来,实诚在当下变得很奢侈,往往是与傻帽儿沾边儿或是缺心眼的代名词。也难怪这年月骗子多的让你防不胜防,挺难为咱草民活的真不易,本来每天为吃喝奔波就够人一梦,还得防着满世界的骗术,斗智斗勇,逼着你得学习各种知识,什么攻心术心理学逻辑推理判断,什么食品的投资的理财的电信的购物的司法的保健的交友的旅游的获奖的升学的择校的,太多了一时想不全。不过你还别说这么多年真锻炼咱这些老百姓,智力抗风险能力都有长进,可到头来弄得谁也不相信谁,也难怪不定哪天电话里突然就冒出个儿子女儿老爹老乡之类的,你说能不累吗。这几年怀旧的人多起来,就说这北京城其实早就没了古城的范儿了,没了城墙没了四合院没了纯正小吃没了吆喝叫卖声,马路倒是越来越宽可哪儿还有人气儿,也许你坐着汽车从这条咱原来熟悉的街道鱼贯而过,除了陌生感外惶惑间仿佛走在郊区的公路上,路两旁没了热闹的商机,你看那拓宽后的两广路天桥大街平安大街朝阳北路都是一个模子,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都能见到,哪儿还有老北京街道的影子。怪不得有那么多人又怀念梁思成,现如今才回过闷儿来当初梁思成对拆古建筑的预言:五十年后你们会后悔的。现在人们也知道反思了,有些东西毁了那是没法弥补的,就算你照着原来的模样再建一个,就像永定门城楼似的怎么看都没有当年的沧桑感。不过细想想那摧枯拉朽的激情年代,我们每个人难道就不该自责吗,有几个人像梁思成那样大声疾呼过,在声势浩大的摧毁中我们都是参与者破坏者,当然了上头的决策是主要的,咱老百姓跟着走就行了。随大溜一窝蜂是这年月的一景儿,就说这怀旧渐成气候,也难怪如今老年人多起来,可不爱怀旧吗。当下60多岁的人群出生年代正是咱国家生育高峰,那时谁家的孩子没个三四个多的十来个,那年月学校的每个班级都是十几个,小学中学每年都得新建,要不然就没地儿上学。那会儿的孩子能折腾,不像现在的孩子跟少爷似得供着,如今这帮人闲下来了得找点事儿干干,你没见满世界的同学会工友会插友会兵团会马友会之类的,有些人整天介乐此不疲攒人聚会,多年没见的人见到了想见的人找着了叫不上名的人想起来了,一个个神情亢奋感慨大发总想找到当年的情份,酒必不可少趁着酒劲说些掏心窝子的话,其实大家都明白不就是上岁数人固有的怀旧感吗,趁着还能动弹在一起闹腾闹腾,有人借此机会得搜得搜逗逗闷子唱唱歌跳跳舞来点宏篇大论舞文弄墨诗兴大发,细想想每个人这几十年没见说不定会发生什么事儿,可那又怎么样没人有那精神头去刨坑问底关心人家的过去,都这把岁数了谁好谁坏就那么回事相互找点精神支撑多个老年伴儿就是了。人老了爱回忆可谁爱听你絮絮叨叨磨烦你以往那点事儿,现如今人都学的实际了和自己不着边儿的事儿没人感兴趣尽量躲着,自个儿过好比什么都强。说白了就是个心态,你千万别把自己太当回事过分自恋强势,没准哪一天也有掰不开镊子走背字儿的时候,你不见得比其他人高明多少,大多事儿都是身外之物,太较劲终会伤身。谁都想有作为成名受人尊重,可你也得想想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在平庸中度过一生的,也就是说满世界基本都是凡人草民,这你还别不服该认头得认头,没事儿想着发儿找点乐子也挺好。咱也别指望着把什么都能看透,到头来只会自寻烦恼,其实以往那么多哲人早就悟出了其中的理儿,要打算从学识上搞清楚所谓的真理那只会是枉费心机,任何一个看似头头是道的至理名言,都会被无数条理由驳倒,法国的蒙田就有着这样的看法,他多年来追求所得到的,只是懂得了认识自己的弱点。“我们理解的这些神圣的道理,是通过我们的无知更多于通过我们的学问。”苏格拉底也曾说过我们知道的东西再多,也是占我们不知道的东西中极小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我们以为有的知识,跟我们的无知相比,仅是沧海一粟。柏拉图说的更夸张,我们知道的东西是虚的,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是实的。从这些圣贤们说讲的可以发现真正有学识的人往往挺谦虚的,倒是那些半瓶子醋的主儿跟牧师似的拉大旗作虎皮说些什么人生哲理之类的蒙人玩儿。其实柏拉图们对无知的推崇并不是放弃学习,当你饱览群书后你会感到知识的不可穷尽,每一条浅显道理的背后都潜藏着庞大深邃的知识体系,咱们看似习以为常的事理都会被那些思想家发现新的寓意,不有那么句话吗,科学的特点是把复杂的东西变得简单,而哲学则把简单的东西变得复杂。这么看哲学真有点没事找事,对一些自明的事儿刨坑问底非得弄出个究竟来,其实这正是哲学的本质特点,就是批判和反思的智慧,“熟知而非真知”。张岱年就曾说过:“哲学家因爱智,故决不以有知自炫,而常以无知自警。哲学家不必是世界上知识最丰富之人,而是深切地追求真知之人。哲学家常自疑其知,虚怀而不自满,总不以所得为必是。凡自命为智者,多为诡辩师。”整个哲学史就是哲学家在相互否定厮杀诋毁争斗的一部历史,但他们所较劲的理儿当然不是咱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理儿,而是把这些常识上升到抽象思维追究所谓的终极原因,当你看到某位哲学家的书会感觉挺有道理,但当你看另外一位和他相反的观点你可能又觉得也有道理,最终会把你弄得五迷三道云山雾罩不得要领,这是初读哲学书时遇到的困惑,尤其咱们从小受的的教育多半是非此即彼预设结果的惯性思维,这种思维会造成从众心理人云亦云盲目崇拜不愿意推翻自个儿的经验看法。人的惯性往往会发展成为惰性,要不就满足现状要不就铤而走险两个极端,缺乏理性思维的人往往容易被一种思潮所左右甚至演变为集体疯狂挺可怕的。人总有个愿望想着把自己变得聪明,但哲学所讲的都是些大智慧似乎和咱们不沾边儿,这些相互否定绞杀的思想家论述却正是我们后人汲取的源泉,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不是有这么句话吗,当希腊人开始进行哲学思考时,对自然万物的循环往复生灭变化进行探究,寻求一种永恒不变的的开端本原或主宰,这就是形而上学的开端,现在看这么庞大的宇宙生存问题是不可能有终极答案的,多少思想家穷极一生殚思极虑也只能在这个领域占一席之地,没有常胜将军和一劳永逸的真理。说来说去读他们的书不能盲从也不能一概否定,重要的是发现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角度,必定在某些论点上有着睿智的深度合理的成分,如果这样书就没白看。先聊到这儿。

相关文章

  • 逮哪儿聊哪儿(二)

    人总有百无聊赖的时候,想着找点刺激,细想现如今比早年间的娱乐多多了,但不知为什么还总觉得活的累干什么都没劲,...

  • 逮哪儿聊哪儿

    痴人说梦这不明摆着挨骂吗,但他就是这么轴愣爱满嘴跑舌头,那吉日他正襟危坐命理家般煞有介事地演绎哲人们的行状。一张张...

  • 逮哪儿聊哪儿

    上一篇《聊聊“大国祭”之后的感受》 前几天无意中和简友谈了两句关于文章点赞的问题。(汗颜) 来到简书已经两年多了,...

  • 接着上篇再聊两句

    上一篇《逮哪儿聊哪儿》 前两天还有点儿没聊够!(笑) 老顽童确实是老了,说起话来也是颠三倒四滴,本来想抓住一个主题...

  • 《大一的你不必急着去“浪”》

    宿舍在嗨聊元旦要去哪儿浪去哪儿玩儿。 朋友:“你元旦要去哪儿啊?” 我:“哪儿也不去,复习。” 朋友:“趁年轻就应...

  • 慢慢,你将学会如何优雅地离别

    “爸爸去哪儿”第一季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

  • 考研梦碎讲

    今天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又回到河师大复习考研,梦里的线路清清楚楚,哪儿哪儿是通往哪儿的路,哪儿是二战考研人的食堂。奇...

  • 《红玫瑰和白玫瑰 》(1)张爱玲的残酷

    首先表明: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瞎写,想哪儿写哪儿,写哪儿算哪儿,没有套路地写,没有约束地写。 第二天起床,振保改过...

  • 快乐成长组19号清风徐来第三节课后作业:从情感精力、思维精力、体

    一、我们的精力被浪费去哪儿了? 时间去哪儿了?精力都去哪儿了?我们不得不反思! 二、从情感精力、思维精力、体能精力...

  • 幸福的毛桃

    周末亲子交流,我们聊什么?随意的,随性的,聊到哪儿是哪儿。 1.关于表情语言 晚餐的时间是19:20,多戈说:这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逮哪儿聊哪儿(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qaz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