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是老公的姨。姨走了有好几年了。老公走的比姨还早,11年了。
这么些年,我一直在想姨和老公。想他们都在的日子。想姨的一生。
他们都在时,常同老公去姨家玩。姨家很不宽裕,姨没工作,姨夫在当搬运工,住的破落老院子,家具都是老公家淘汰不要的。有一儿一女,姨看得很金贵,成绩不好也不责备。
其实姨可以不这么穷困的,老公说。姨的爹妈只有两个女儿,姨和老公的妈(我婆婆,当时已经得尿毒症去世了),没有儿子,在农村是要被欺负的。所以就拼命供两个女儿读书,都是高中毕业。希望将来不用一辈子待在农村。
后来机会来了,姐妹俩都当了民办老师,先后都找了退伍军人的丈夫。婆婆连生三个女儿才有了老公这个儿子,而姨生一个女儿后立马就生了儿子。看起来是旗鼓相当的,甚至姨负担更轻。分水岭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老公说是一次民转公考试。婆婆抓住机遇,拼命考上了,哪怕娃嗷嗷待哺,也绝不影响工作。一直很优秀,后来就调到城里,夫妻俩工作都很努力,全家人改变了生活环境,娃们也都接受了更好的教育。
而姨呢。当时正沉浸在刚生儿子的喜悦里,没去参加考试,后来想考没机会了。再后来,所有民办老师都下岗了,姨失业了。而姨夫,退伍后到了搬运站,下苦力扛包子,我公公退伍后却是到了武装部。
两家人的境遇慢慢慢慢就不一样了。
但姨却很乐天知命。她好像并不羡慕自己的姐姐。她不逼自己,不逼老公,更不逼娃。当她的孩子是很幸福的。儿子初中毕业去当兵,学历不高没考上军校,复原回来跳大绳,装神弄鬼的给人算命,她居然也不反对。女儿初中毕业去打工,跟外地男孩子有了娃,草草结婚,娃还没生就闹掰了,大着肚子回娘家,姨也没嫌弃。好吃好喝伺候到生,是个漂亮小闺女,转手就送了人,姨也没心疼。姨的心真大。
我没见过婆婆。我嫁给老公时,婆婆已经不在了。据老公说,婆婆一生要强,凡事争先,对孩子也要求严格。一手拉扯四个娃,工作还年年评先进,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五十多岁就去世了。而姨呢,从来都想的开。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穷的逍遥快活。
我有时候不知道姨和婆婆,谁活的更值得。
我那时候很喜欢去姨家玩。姨家永远有好吃的。姨永远快活。姨看自家的儿女永远是最棒的。姨从来不在乎别人的窃窃私语。姨总是好脾气。跟姨在一起,很容易觉得生活是如此幸福的。
再后来,老公因意外去世了。女儿才两岁。生活慢慢变得沉重了,姨家我也不去了。
又过了几年,听说姨病了,得癌了。我去看她 ,她很高兴,说很想念我女儿,啥时候带给她看看才好。姨笑着说,医生说我活不了半年了。姨说得赶紧把她女儿嫁出去,姨还说陪她女儿相了好多次亲,都不满意……我最后走时,姨撵出来送我到大路上,挥着手,笑着。
我后来再没见过姨。姨走了,我脑海里还老留着姨最后笑眯眯招手的样子。
姨的女儿,终归没嫁到好人家,找了个容貌英俊智商欠缺的初婚老公,又生了个女儿,据说婆婆很厉害。
姨的儿子,倒是找了个好媳妇,不美但很贤惠,拼命打工,攒钱买了房子,还生了个儿子,聪明,却依然读书成绩不行。
我的女儿,成绩倒好,性格却很叛逆。老公的姐姐们,和姐姐们的孩子,都过得很好。老公的爸爸,我的公公,老早再婚,也过的很好。但姨夫,没再找,估计也找不到,一直跟着儿子,更沉默寡言了。
这就是我所认识的姨。
我常常想起她,在苦闷的时候。
姨一生贫困,为什么从不见她哭泣?
倘若我也有这样一个亲娘,是不是就会活得更幸福些?
忍不住想起鲁迅先生的话:
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谨以此文,
献给姨,
献给所有逝去的人。
也祝福所有活着的人。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明天会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