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步入社会后,由于忙于工作,忙于生活。很多朋友便停止了阅读、停止了学习新的知识(看看你身边的朋友就可以知道)。
抱着早已过时的固化思维去看待、解决今天新的问题。
那如何才能跳出固化思维的局限,为你的思维补充新血液、新能量呢?我这里有几点建议。
一、凡事从相反的角度在想一次
1、江南春
传媒大佬江南春在创业的时候,媒体行业显而易见的真理是大众传媒,做媒体显而易见的真理是内容为王。到江南春就想,我能不能不去随大流,从相反的角度去思考?
大家都做大众传媒,他创立公司叫分众传媒。人家内容为王,他不擅长做内容,他就想:我能不能渠道为王。
所以他霸占了电梯这个渠道,一个特垂直的渠道,他在全国霸占了150万个电梯媒体终端,牛逼炸了(此案例来自知识星球:粥左罗和他的朋友们)。
2、罗振宇
2012年是自媒体爆发的一年,当时的主流视频制作都是越短越好,如微视频、微电影。而他呢?偏偏反其道而行,在优酷推出45分钟长的干货视频(逻辑思维),有时候一激动还能讲出一个多小时候。
在刚开始,很多人都会提议:这样做是不行的,你又不是赵丽颖、刘德华,观众哪有耐心看你讲一个小时。
后来呢?凭借内容的过硬,和表达的感染力,逻辑思维节目成为优酷原创视频第一,在喜马拉雅大热。
凡事从相反的角度再想一次,百分之八九十的人不会这么做,因为过程是逆人性的。但如果这么做了,一定大有好处。
二、要和比自己好的人在一起。
特别是专业问题要听取专业人士的建议。
很多画家到了晚年,水平才有飞跃,就是因为他们到达一个层次后,能够见到更好的东西,眼界开阔了。
如果齐白石50岁就过世了,今天没有人能够知道他,因为过去他只是一个画匠,到了50岁,有了点名气,认识了很多名人,特别是收藏家,看到艺术精品的真迹,他的境界才开阔起来。
类似地,被誉为百年来山水画第一人的黄宾虹,如果70岁过世,恐怕也没有人知道他。他们最终得到自我的升华,和周围人无形的帮助很有关系。
今天,由于我们周围有很多水平很高的专业人士,使得我们在绝大部分事情上可以得到专业的指导,而不需要按照自己的想法一点点试错。
比如说,你想学习下围棋,就让专业人士教你就好,不要为了贪图省事,自己买一本书找周围水平同样差的人对弈。
你很容易算出来,以你一辈子学围棋的时间,乘以你单位时间进步的速度,到老了围棋也达不到什么像样的水平。
相反,让专业人士指点,你对它的认识会迅速提高。
三、每过一段时间,有意识地尝试一些新东西。
这些可以是很小的事情,比如品尝一些新的口味,去一个新的地方,读一本新领域的书,认识一些新的朋友。
这时你就会发现世界的多样性了。看待世界也容易比较客观全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