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样的浑话,可以预见到两个后果:傲慢与偏见。
但还是说了,难道是有话要说么?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之后,魔怔一般,一列列地验证,延伸到今天有始无终的地步。久了,就入了基因似的。
也可见,有人内心多么渴望被这个成语平抚,又面子上唯恐避之不急?毕竟,天底下的事不会仅仅是钢崩的两面。
且遑论民国,典故一般的鲁迅与他的政敌、论客们的唇枪舌战场景。那些祖师爷一辈的事,潮起潮落,隔朝隔代的了,任谁的"广长舌相",此刻都应闭嘴模式。
却隐隐感觉文林里的阵阵凉风过来,就想感慨一下。
单现在,手机里集结的文人群,自媒体,或都各有一番可笑的混战呢。安装了假牙的,可得小心了。
或自立门派,或"三观不合",或争风吃醋,或违规不蹈,鸡毛蒜皮,或拍马不当,碰蹄子上了。总之,一根狗尾巴草挠的痒都能引诱一场争辩,扛精丛生。一言不合,则怒发冲冠,唾沫花乱溅。惹看热闹的吃瓜众,一波波去笑。一不小心者,笑的人也被卷入,又壮大了队伍。为文,岂有"独善其身"者?岸上的所谓裁判,恐也得小心几分。
他日,乏味到到半醒半迷,半明半灭的时辰,定是自己笑自己一场。何必呢,什么时候,成不蒸馒头专蒸气的铺子了。
文字,本是用来互相交流、共识表达的,等落到了文人的手里就可能是武器,拍砖,木杠。争辩、抬杠,金刚怒目,属不属于农副产品?或是长袖善舞。
江湖有: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武人必得比武,拳脚相加,才有胜负,站到最后的则当是第一; 文人呢,按君子动口不动手的祖师训,口诛兼笔伐,一番论战,天昏地暗,周遭的软组织伤了,差不多也就该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谁第一?影影绰绰,互不相让。虽未必力透纸背,却嘴必不输笔。只好套一句广告词:不然怎样?
至于是不是文人,够不够文人格,倒成其次,自我感觉良好就行了。况且,文人相轻的毛病都长根了,怎么会不是文人呢。就想起前阵子电视剧《新世界》里的话:落架不落脾气。
能否有一套人畜无害的语言系统?由他们喜戏,个个心平气和。我看是难。即使将来果然有,怕也是难于受用,难于劝服按捺不住的文人脾气。
呵呵,说到底,还是那个成语:文人相轻。也只好由他们了,不影响社会治安,不影响国家的税收,就由着他们热闹吧。
百无一用?又百无一治,就无奈了。就"随便"他吧,呵呵。
幸亏,还有文人相惜,文人相敬的语句,留一点文人的体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