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有这样的疑问: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会时常逆反?为什么家长越明令禁止的行为,孩子越容易去做,甚至做出一些非理智的行为?难道仅仅以孩子处于逆反期、青春期就可以解释吗?
在最近读的《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一书中,作者任俊以“心理资源”这一概念,来重新解释了这种现象。
他认为,“心理资源”就是心理能量,主要用来支撑一个人产生或进行各种有意识的心理活动以及外在的行为。心理能量,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的理论中,他受当时物理学上能量守恒定律的影响,认为人的心理活动都需要一定的能量,而这种心理能量主要来自于人的潜意识本我。但后来的主流心理学开始抛弃本我,而转向以自我为主作为研究主体。
心理学家康菲和阿克曼等开始把资源这一概念引入心理学和其他领域,并把它称为“心理资源”,并把它定义为:个体所拥有的一个未分化的能量值,它意味着人类信息加工能力的有限性。因此,从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心理资源实际上就是心理能量,它为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提供能量支持。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做出很多大量消耗心理资源的行为,比如调节情绪、抑制思想和拒绝诱惑等,这些行为都会消耗很多心理能量,使自己的心理能量不足,无法以全身心的精力来应对生活中的问题。于是,我们的行为模式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不正常的现象和问题。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孩子为什么会产生很多逆反的行为。
许多时候,家长和老师越是反对的行为,孩子反而越会去做,为什么呢?这实际上就是心理资源不足引起的。当老师和家长明令禁止孩子做某些事情,老师和家长的提醒,反而会使孩子经常想到这个行为。由于老师和家长具有权威性,孩子便会时时产生抑制自己这种行为的想法,假如家长和老师禁止的行为恰好具有某种特点。比如比较有趣、容易执行或比较流行等,那孩子就会在抑制自己这种想法的过程中,消耗大量的心理资源,一旦孩子的心理资源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孩子反而会出现莫名其妙的非理智行为。这也就是逆反行为产生原因吧!
当一个人因心理资源不足时,他对一些明令禁止或违法的事情也会变得糊涂和麻木,也就是说,当个体处于心理资源缺乏的状态,明知这件事是违法的,有时候也无法加以控制。
一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是这样的:心理学家把被试者随机分为三组,所有被试者被要求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当时的所有思想内容。第一组被试者被要求可以顺其自然地想到白熊,想到后只要把这一想法写下来即可;第二组被试者,被要求一定不要去想白熊,如果想到了,每想一次就在纸上面画一个三角号,想到多少次就做多少记号;第三组则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也不跟他们提白熊的事儿,只要记下想法就行。当三组被试者完成这一活动后,所有被试者去做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道非常难的数学难题或走一个完全没有出路的复杂迷宫),结果发现,第二组被试者,坚持做不可能完成任务的时间显著低于另外两组,而第一组(顺其自然想到白熊组)和第三组(没有限制组)之间并无差别。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当我们正要去抑制某一念头的时候,在我们的内心会消耗一定的心理能量,影响我们对事物的判断和思考力。
这给我们以什么样的教育启示呢?
很多时候,老师和家长,总是在提醒孩子:不要这样、不要那样,其实反而让学生心中想起了你要抑制的念头——他们心中的那头白熊。这时候,反而不能够起到正面的教育作用,却在暗中消耗孩子的心理能量、心理资源。
我们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应该以正面积极引导孩子,把那些负面的思想意识过滤到孩子之外,不要让这些思想和意识影响孩子的内心波动。因为孩子要抑制这样思想,会消耗了不必要的心理资源,会让他们无法安心在学习、和生活。
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我们都要为孩子创造一个纯净、安全的心理环境,让孩子时时刻刻体会到老师和家长对他的关心、关注。不要因为一些不必要的观念,骚扰了孩子们的内心,让他们消耗大量的心理资源。
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留存并注入更多的心理资源,从而助力他们的健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