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高考必备素材阅读和书单推荐教育 家教 成长
为什么你读了那么多书还是没有用?(有效读书建议)

为什么你读了那么多书还是没有用?(有效读书建议)

作者: 木槿楠 | 来源:发表于2016-11-22 19:08 被阅读9210次
    图片来自网络

    上学的时候,父母总是教导我,要好好读书,但我觉得那时候的我们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只是很基础地阅读并获得信息与知识,然后迅速让这些知识填鸭式地进入大脑。我们都只是被动地接受很多讯息。而我认为有效读书的首要条件就是做一个主动的阅读者,这才能让我们接受的很多信息变得有意义。


    读书的价值如何衡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价值体系,那么衡量读书价值的标准也不是唯一的。

    你可以说读书的价值只是自己读了高兴,也可以说它的价值说为了帮你找一份工作,甚至还可以说它的价值能让你升官发财。在我看来,都可以,没有什么可异议的。

    一些前辈会教导“不要功利化读书“,”不要抱有目的地读书”。但在我看来,我并不认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会比“读书只是为了享受读书乐趣”错误或愚蠢,也不觉得觉得带着功利化目的地读书就令人羞愧,特别是在市场化经济浪潮的今天,你学到的任何东西都该为你所用。

    我认为读了那么多书就更应该接受当今社会客观存在的多元价值。反观那些不站在他人角度理解他人价值只一味站在道德制高点并将自我意志强加于他人且攻击他人的人,我非常厌恶。就比如现在很多键盘侠。

    读书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无关他人,也不存在对错之分,全看你高不高兴。所以,读书价值也是你自己衡量的。

    数量能否决定质量?

    这是所谓“读书意义”?

    微博上这张图曾经很火,它的寓意是指,你读越多的书你就能站的更高看的更远。但我并不认为,读书的意义只是单纯数量的叠加,这并不能让我们有效地读书。至少我对这张图传达的某些理念是否定的。不管你读了多少书,即使我们不只是获得了原始数据,还有一些经过筛选或整理的知识和信息,但若你不能深刻理解它们,从而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你还是停留在“知识”的表面。

    一个读得很广泛,却读不精的人,与其值得赞美,不如值得同情。所以一定要有内化过程。

    每一个领域的专家都是从了解“三W”(what、how、why)开始,再深化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初期,我们读了很多书,我们还只是信息的收集者。然后再是学习者,学习领域内的框架、结构,他人经验,将这些融入自我学习过程。最后就获得了智慧与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这个体系里,你会思考,能判断,能理解,再通过实践获得知识与自我价值。

    如何才能实现有效读书价值的最大化?

    1.确立自己读书的目标

    如果你读书只是兴趣娱乐,那么你就没有看这点的必要了,爱读什么读什么。但我想大部分人读书还是带着能获得有所成就的目的,只是有的人目的情绪,有的人很模糊甚至迷茫。有目标性地做事可以事半功倍。而读书就成为你为达到这些目标而有所成就的工具与手段。

    我认为这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羞于承认的。

    拿我自己来说,前段时间阅读了大量关于写作写文案的书,因为自己写作遇到了瓶颈,这就是我前段时间读书的目的。

    2.会选书

    我不太建议大家经常一味地向他人要“书单”,或者直接看网络上谁谁谁又推荐。不是完全反对,只是不鼓励这种做法。因为还是那句话,读书是件很私人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读书品味。你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可以看牛人看了什么书,又是怎么做,但对于他的书单不能全盘吸收,你还要看自己的理解与具体情况。我就遇到过一次很尴尬的情况。一个同事见我爱看书,让我推荐书,我就推荐了一本自己很喜欢的。结果买回来,她觉得看不懂直接压箱底,还图文并茂地发朋友圈说这件事情,让我非常后悔向她推荐。

    有一个有效的办法,可以建立自己的书单。在看书时,对于书本中作者提到的别的作家和书做好标记,然后再自己去搜索关于这个作者的著作,再根据他写的挑你想看的某个主题,就形成你自己的书单了。因为在筛选过程,你就已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完全可以按自己的口味。

    比如我在看王小波的杂文,就看到他经常提到萧伯纳,我就去搜了他的好几本书,挑了我感兴趣的;后来我看刘瑜的《送你一颗子弹》,她书中又提到毛姆,我又去搜,又挑…以此类推,我就建立了一份属于自己的书单。而且你自己建立的书单品质会非常高,因为作者书中提到的一些作者一些书,说明他看过,而且水平可能凌驾他之上。

    3.会读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

    如果你觉得自己读书总是无用功,想更加有效地阅读一本书,那么《如何阅读一本书》可以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上书作者把阅读分成了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其实我们很多人都只停留在第一阶段,只完成基础阅读部分。检视阅读是要求每次看书前,先系统略读(这里指看序、目录、索引,以及出版者说的话)。然后在粗浅阅读。这里要提一点,但遇到不懂的也不要停下,还是坚持看完看到后面,你就能懂前面要说的是什么了。分析阅读是彻底阅读,分析章节,分析书的结构与框架。主题阅读则是终极目标,横向纵向。同一作者哪些不同书籍是同一主题,同一主题下又有哪些不同的书籍,做好标记,罗列不同书的相似观点。

    在读一本书时,我们要带着四个问题有效阅读。

    (1)这本书是一本什么类型的?小说?哲学?社科还是实用类书籍。书大概讲了什么,每个部分又讲了什么,部分与章节之间怎么衔接的。

    (2)书中作者解决了哪些要说明的问题,又有哪些是作者没有解决的。

    (3)你赞同作者的观点吗?赞同的理由是什么?又有哪些观点你不赞同。

    (4)这本书与你有什么关系。

    这样你在进行阅读同时又在思考。

    培根曾经说过:“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

    这又要求我们在阅读不同书籍时,要用不同的速度。书也要分门别类,花不同时间阅读。

    等到都到一定的量,进行了一定时间阅读训练后,你就可以根据主题分块阅读。

    对于不知该如何阅读的同学们,推荐《如何阅读一本书》,书里对于阅读的方法说的非常详细。

    4.会用书

    很多人是看过就行,事后你问他看了什么,书讲的什么,他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我觉得这是人没有外化的原因。所谓外化,就是会用书。那么问题来了,怎么用?你看看自己是否做过下面一些事情。

    读了一堆小说怎么用?你写过书评吗?你研究过故事情节规律吗?你自己动手写过小说吗?这些不都是外化渠道吗?

    读了一堆心灵鸡汤和软文怎么用?你研究过心灵鸡汤套路吗?你自己写过心灵鸡汤吗?研究过文案怎么写吗?这些不都是让书有用,外化的渠道吗?

    最后即使没有这些显性外化,你可能也还不会写,但一些隐性外化也会随着你读书的广度与深度而逐渐显现出来,所以也不要低估他们的力量,只是积累不足,经历不够,时间未到。

    有一些最简单的外化方式,比如至少写写读书笔记,读后感。

    5.不只是读书
    学习金字塔

    当然,读书只是学习的很小一部分。你看图中金字塔,阅读所占比例很小。

    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所以除了读书,还要积极主动去运用,去实践,去讲授,才会达到好效果。

    6.思考反哺

    读书最后要有效,一定要学会思考。

    比如小说。我相信我们一定读过的大部分类型的书都是小说,在读的过程中,你是否会思考哪些是高潮部分,出现高潮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是什么。多了那么多小说后,是否问过自己:怎么读小说能够进步?那么你需要思考:

    (1)每个人物是在什么情况下出场的,如何出场;

    (2)作者如何处理风景描写;

    (3)作者写对话的风格如何;

    (4)故事从哪里开始,中间发生过什么事,最后结局是什么;

    (5)故事描写过程高潮不同的关键是什么,高潮又在哪里,如何发生,在这之后又对各个人物与事件发生了什么影响。

    我想你真正思考了这些,你获得的东西是非常巨大的。如果你要自己写小说,你就会更加注意各部分衔接,把故事写更精彩,结合自己的体验,把一个故事精彩呈现。

    这也就是反哺。你看的东西,内化于你自己的大脑知识体系,再运用,进行实践,不能保证你成为一个大家,但对你自己写作一些东西,表达一些东西是非常有帮助的。


    我并不想说我这篇文章是干货,因为这只是我自己阅读了一些书后的思考与内省。想给同样迷茫的人一些帮助。打赏就不需要了,获得你们的喜欢与关注是我一大幸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夏妍妍:为什么呢,我的思绪在飞
      • f206f2fc1284:不错,读书是要注重方法和效率的。
      • 迷谜咿:终于知道读小说该关注什么东西了
      • 我是星星i:我喜欢看书,但是很多时候不太记得书里的内容,但是其实读过的书和吃过的饭一样融为骨血的一部分了,我基本上很多类型的书都看,记不记得对我来说不重要,也许很多年后也会突然想起某本书中的某个情节,这样就很好了
      • 别怕痛:读书的同时注意思考,和整理!
      • 哩猫戏猴:标题党,,,
      • fddab2f178f6:写的很好,很有用,读了那么多书,回过头来发现并没有什么大的收获,也没有什么深入的思考,所以呀,读书还是要仔细的读,品味,体会作者想要传达的意思,有所得才是最重要的。
      • 荒凉岁月:受益匪浅
      • 14686dbd2117:其实本人也是一个十分爱好,买书以及读书的人。 深知我自己读书的效率底下,我还拖延着,看了这篇文章,知道自己死读书是不可以的。 读书也要深读和浅读
      • 21a7291ba6ca:非常好
      • 我今年22岁:为什么还是无从下手
      • 段无枫:我看书只在乎自己的感觉,为什么要带着那么多的问题,不累吗?为什么一定要有收获,哪怕过后全忘光,只要自己在看书时是快乐的,那不就足够了!看书有时只是个人的一个兴趣,不是为了看书而看书。有什么值得悲哀的!看书有时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不要想的那么功利
        安蓝AL: @锁海空瓶 嗯,也是这么想
        一个温暖的路人: @锁海空瓶 同意
      • w一米阳光:分析的好清楚
      • LogosLi:如何阅读本身也是本书
      • 443f9fb93b3e:确实很多人都不会读书。包括我自己,如何阅读一本书也看过,但是书中的文字有点规范和正式化,不是那么通俗易懂,所以就最后两章节不想看啦
      • b507ca3c8a91:写得很好。但是观点本身令人深思,功利化的大环境下,“读书”“阅读”这类词早已失去其原本的动作描述本意,为何短短三十余年一切都向钱看,以金钱为评判标准了,普罗大众的价值观体系为何只剩“价”,这个社会的基础意识形态到底为何能在短短的三十余年做出如此之大的转变,这个底薪高价令中国百姓忙于生存的根本罪魁到底是怎样成长的,值得深思。
        并非针对作者,只是对这个公认的观点有感而发。
        b507ca3c8a91:@上天的鱼 是我激进了。其实我推崇的无非就是无为,看书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它好看我想看,就像为了一点点的代码习惯问题我可以翻阅整个英语API,尤其是我只有CET4的水平下。
        69fb01745367:@SoyaDokio 其实有时候看一些书,只是纯粹的因为它很有意义,很有价值,这个价是对于自己来讲的啦
        段无枫: @SoyaDokio 赞同
      • 许士健:读书很重要,一直印在我深深的脑海里,可却因为这事那事,忙碌,所谓的没时间而一再耽搁。希望能真正用行动实践。
      • 两棵松:收藏一下,不错。
      • 方凌川:我想自己就是那种毫无目的性的细读的人,虽然看完了书,但是收获甚微。回想之前有个室友总喜欢问我你看完了这本书有什么感受亦或者有什么收获时,我都尴尬的把话题岔开,觉得可能是自己的个性问题感想繁多但是表达能力不好。看完了你的文章,有点“听君一席话”的感觉,慢慢将你总结的融入我的读书习惯里面吧,一点点的去成长。
      • _poker_face:太久没有写作文现在连写一篇报告或心得都不会写了🙁
        db7d55fb31c3: @_poker_face 同感
      • f485df88487e:可以学习
      • MichealSenna:不错,加分
      • 91bef3399db3:对读书理解的更深一些,以后按这种带着what,how,why的方式去阅读
      • e9a44a336dfe:表象说得很好。但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大多数聪明的人,首先都是记忆力特好😎
      • 冷亦霜:第6点写得非常好,看完很有收获,感谢!!!
      • 乔小公子:你好,看了你的文章受益匪浅,那个学写文案的书可以推荐一下吗?谢谢
      • _木林森森林木_:好读书,不求甚解
      • 6ab51008d3af:很实用,谢谢作者
      • FANERARTIST:哈哈,我最近也读了一些王小波的杂文,而且最近在读刘瑜的《民主的细节》和《 送你一颗子弹》,跟作者有同感,喜欢的作者所推荐的人的书,我也会去读,之前读村上,他很崇拜菲茨杰拉德,就买了一本《了不起的盖茨比》读,王小波很崇拜王道乾,一直还想着买几本读读 :smile:
      • crownfish:感觉好多书读了就跟没读。
      • 650581ee535a:说的挺对的,反思自己~
      • 心诚则琳:读小说对我的作用是在困难期会想起里面的人物是怎么走过他们的困难期,让我的内心得到一点稳定
      • 喜事非喜含情目:的确总是读了好多书,却无法灵活运用
      • wan208:如果你的生活很平庸,读再多的书也是卵用。读书的目的再于你要跟谁决斗。
      • 7cbde3fbd4cb:很好
        有,看完之后,会反思
      • 古木夕阳:一味的读书,只会更厌烦……
      • 攀枝花一心:非常贴心
      • 明媚Sopy:受益!这么一看,我都没有仔细认真思考过这些问题。。。所以会发生,有些书读了,不记得自己读过:(谢谢分享。
      • 你呀你是谁:我记得罗辑思维里面也提到过读书的最初目的都是具有功利性的。我小时候读书也就是为了逃避干活,后来就不自觉地爱上读书了。(http://www.piadu.com)
      • 拥人自扰之:直评,因为没有行动,或是有行动没有坚持!
      • 毅風:欢迎朋友简书关注【社会生活社】专题 我们一味地过着自己的日子,却很少去关注社会生活。在这里,我们不防去看看社会、谈谈生活。让我们从生活中学习到更多(社交人际、婚姻爱情、养生保健、你的世界观、社会现实、祖国发展等等),多关注关注社会生活,让我们多一份社会责任感,多一点对社会的了解;仔细品味生活,多从生活中学习,从而好好过我们的生活。
      • 34f4ecba57d8:不管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至少应该是读书,如果单纯的看书就算了吧,无谓的浪费时间
      • 得意坝坝:我觉得读书本来就是拿来用的,不叫做功利性目的。“为往圣继绝学”就是要把学的东西拿来发扬的。
      • 辰琳儿:想读啥书就读啥书,读书是快乐的。当然,学而不思则罔,阅读、学习、思考,三者不可缺~
      • 木风恒:现在人那叫读书, 只能说是看书!
      • e高山流水:感觉挺有用的,我最近在制定阅读计划,真希望自己能多阅读,并有所收获!
      • Leon先生:有些说法是读书的数量上去了,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是前提是把书里与自己共鸣的观点给吸收了,转化了
      • 白语金言:关于阅读,光有输入,没有输出!浅尝即止,缺乏内部转化,只有反刍才能让文字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木槿楠:@笑2007 是的!所以要想好好写作就要倒逼自己不断输入,再有效输出。
      • 茧破:关键是一个边读边思考吧
        木槿楠:@有故事的老汉 嗯嗯,对。
      • 阮_凯:赞
        木槿楠:@阮_凯 谢谢:smile:
      • 邵Lemon:我赞同你说的“读书是带有功利性目的”。虽然有时候读书是为了心灵享受,但其实我们读书是要把读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或者可以说读书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从这方面来看,读书带有攻利性这没有什么觉得惭愧的。我们都是在不断地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而这很重要的获得知识的途径就是读书。💐
        木槿楠:@蒙言 嗯,的确,这种有益功利化也没什么不好。
      • 蹒跚书步:读自己喜欢的文字,不想那么多,不做那么多思考或者按照别人说的什么阅读方法去阅读,自己喜欢的书没有所谓的看不懂,相反读的津津有味,根本停不下里
        木槿楠:@蹒跚书步 对啊,看自己喜欢的,看的停不下来,会完全进入作者的世界。
      • 千千阙歌tele:及时雨❤
        木槿楠:@不忘初心的人 :relaxed::wink:
      • 达娃卓玛y:学思结合,知行合一
        木槿楠:@达娃卓玛 :blush::blush:
      • 惜雨静夕:思考很重要
        a4847a09f841:@a4847a09f841 喝了咯
        a4847a09f841:hello wrold
        木槿楠:@惜雨静夕 是的!
      • 吴同叶子:很有用哦
        木槿楠:@吴同叶子 :grin:能让你有所帮助很高兴。

      本文标题:为什么你读了那么多书还是没有用?(有效读书建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ocm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