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新华网对话 | 清大紫育陈柳岐:追求科技创新也不忘“立德树人”

新华网对话 | 清大紫育陈柳岐:追求科技创新也不忘“立德树人”

作者: 自主招生指南 | 来源:发表于2018-12-12 10:46 被阅读7次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智能互联时代,从慕课到智能学习,大部分在校学习者是完全不同于教学者的“网络原住民”,这客观上对教育的理念、内涵以及从教方式等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未来的教育是什么样?”“未来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近日,第九届新华网教育论坛活动在北京拉开帷幕。活动中,清大紫育市场部总监陈柳岐接受了采访。

相关阅读:清大紫育荣膺新华网“2018年度•互联网+科技特色教育品牌”

● 主持人:请您介绍一下公司的基本情况。

● 陈柳岐:清大紫育(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已经在新三板上市的高科技教育企业,公司主要专注于新高考形势下的综合评价和自主招生,我们为各地的中学提供教师培训、学科培训,为学生提供平台,帮助学生展示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包括创新能力、研究实践能力以及学科特长能力等。这些都是为了帮助学生面对未来新高考综合评价人才选拔形式,为中学生个人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清大紫育前身是紫光教育基础教育事业部,经过11年的发展和沉淀,公司发展到现在已经有5年的历史,目前公司的业务已经覆盖了全国20多个省,经过2018年的发展,我们公司也更加向前迈进了一步,公司的业务在不断扩大,也将在战略上和产品设计上面做了一些优化和调整,使我们将来在面对未来的教育事业上,能够处于不败之地。

● 主持人:科技创新推动教育进步,请您谈谈,互联网+科技为教育改革和创新带来了哪些新机遇?

● 陈柳岐:随着科技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深入,未来的互联网+教育这种形式也会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可能在一些平台和硬件方面,科技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兴趣,但是在科技发展创新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教育的根本。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也是清大紫育在产品发展努力的方向。

比起高科技手段的应用,我们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更加倾向于让他们了解现在的前沿科技,比如说现在人工智能发展到什么样的阶段,大数据未来会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改变等等。所以我们和中科院合作,开展了青少年研究性学习营,目的是希望让学生更加了解科技现状,让学生操作中科院先进的技术和平台,完成课题研究,我认为这样的教学形式和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加理解“互联网+教育”科技。

● 主持人:结合本次论坛的主题,对于未来教育您有哪些畅想?

● 陈柳岐:人工智能作为信息技术的更高发展阶段,毫无疑问会深层次地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当然也给未来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首先在未来的教育当中,我们应该区分人类与机器的边界在哪里,比如说哪些是机器能做的,人做不到的,哪些是人类能做,而机器无法取代的。人类的创造性、情感、思想、审美以及深度学习方面都是机器无法取代的。我认为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利用人工智能来辅助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有人说教师这个岗位和角色在未来将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我并不这么认为,我认为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他更是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服务的提供者,这些是机器无法取代的。

最后,人工智能将会为未来的学习方式带来巨大的改变,因为它不仅能够从知识关联和群体分层全方面来了解学生学习某个知识点掌握情况,推送学习建议,更能从大脑思考方式、个性特点、所处的环境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的学习内容和方法,从而深层次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华网对话 | 清大紫育陈柳岐:追求科技创新也不忘“立德树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qju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