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在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里面上班,他的工作是婚纱摄影的前台接待人员。小刘是个外地媳妇,她老家是安徽的。
我以前在那里当保安站岗的时候经常看到她在店里接待客户,她接待客户的时候表情很夸张,他会非常大声的用无锡本地话来与顾客交流,如果别人从她的面前走过时她更是会非常大声的说话,她会让别人清清楚楚的听到她说的无锡话有多么的标准。有的时候你甚至会感觉到她有一种故意让别人知道她会讲无锡话的感觉,按我的猜想,她定然是在炫耀她会说无锡话。
最有意思也最让我难忘的一个情景就是她有时还会特别大声的用本地脏话来跟别人交流,这种交流往往会让她觉得很畅快。要知道能学会本地脏话能够骂人,那也确实说明她是真的把本地文化的精髓给“学到位”了。
我有时候对人的表情很敏感,这敏感的背后总会让我揣摩出一些人们内心深层次想表达的意思。看着小刘在那旁若无人的与别人用无锡话交流的时候,我仿佛能够听到她内心在说:“看看,我虽然是安徽人,我虽然嫁过来了,但是我会说无锡本地话,我也算是本地人了,你们会说本地话吗?不会吧!你看看我,我会。”
这个怎么说呢?笔者没有讽刺的意味,只是笔者感觉到了作为一个外地媳妇的自卑,她也许老家并不太富裕,她也许嫁到无锡为了融入家庭所以拼命学成了本地话,这个很不容易,她作为一个外来媳妇能做到这样我其实是很佩服她的。笔者自己在外地也生活了十几年了,深刻的了解到在外地生活的不容易,作为一个外地媳妇,要和公婆住一起,还要能够在生活上融在一起,无疑学习本地话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笔者自己在外地这么多年还没有学成本地话,由此可以看来作为外地媳妇的小刘为了融入家庭付出了什么样的努力。
我是天天跟本地人一起工作的,他们喜欢说普通话,他们虽然说普通话还带着本地的口音,可是他们却不会在大庭广众下说本地话,他们宁愿说普通话,这个趋势是越年轻的无锡人越是这样。如果你猛然看到一个年轻人操一口流利的本地话在那里大说特说时,你反而会觉得很怪异,为啥?因为本地的年轻人不会这样做。所以由此我可以揣测出来小刘心里其实是有些自卑,而会说本地话也确实是她想要向人们展示她自己有了做本地人的资格。因为我自己体验过在外地被歧视,所以我知道这种感受。
小陈还算是有福分的,本地公婆对她都不错,她自己也很幸运的生了一个儿子,也学会了本地话,她已经算是完美的融入了本地人的生活圈子了。不过她骨子里的自卑却没有改变,这也许就是作为一个女人在经济上不能独立自主的一种被迫的选择吧!
你们见过这种外地媳妇吗?她们是不是也为了融入当地的生活付出了自己的努力?我想这种情况应该也是有很多的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