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迷不信”与“迷信”同样不可取

“迷不信”与“迷信”同样不可取

作者: 道心永恒 | 来源:发表于2017-06-16 18:50 被阅读63次

在生活中,人们经常说某个人“封建迷信”、“老迷信”,在潜意识中人们往往把迷信看作一个客体、一件事物,比如烧香拜佛是迷信,风水算命是迷信,迷信有个标签就是愚昧落后,是与科学相对的一个概念。这可能是很多数人对迷信的理解。

但就“迷信”字眼来看,核心字是信,相信的意思,迷就是痴迷、迷惘、迷糊的意思,合起来就是指对某一些事物迷惘而不知其究竟,但又盲目地相信其说,才名为“迷信”。如果对迷信这样理解,那么未曾探讨便冒眛地指为迷信,其实反为迷信之更甚者。因此,我们在听到或在网上看到一个新闻,自己没有确切搞清楚之前,都应该持质疑态度,不应该信也不应该不信,但万万不应该对不确定的新闻进行主观臆测,并想当然把不确定事物作为事实,然后以此为基石进行乱喷,如果那样做这个人就陷入了迷信之中。

百度对迷信的解释是,“迷信专指人对事物的一种痴迷信任状态、迷惘地相信;更指盲目的相信、不理解的相信”。这个解释更接近迷信的字面意思,可以这么讲,盲目不理解的相信就是迷信,迷信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虚幻的歪曲的反应。

当前,人们往往把不经过独立思考、没有证实而盲目相信称作迷信。其实,还有一种迷信大家更应该注意,就是迷信“不信”,即“迷不信”。“迷不信”,也是迷信,是指对别人提出的没有充足证据证明是错的事物,自己不去求证,就人云亦云,想当然的就认为必然是错的。这种对“不信”的迷信,更应该引起重视,甚至有些人披着科学专家的外衣,振振有词,实际上却是最严重的迷信者。

一个人对待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应该有基本的科学精神,即保持质疑、独立、唯一的精神,不应该迷信,也不应该迷信“不信”,在此基础上通过独立思考、调研,通过自然科学实验或者身体感觉的直觉实验进行求证,当有自己独立认识了,再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通过这种求证过程得出的信或者不信,才属于正信,而不是迷信。

当前中国科学院的某些科学家,本应该具有基本的科学精神,但却傲慢地落入迷信之中而不知。这种穿着科学官衣的迷信,对社会的危害更大。

这些披着官方外衣的科学家,秉持着基于“唯物”的西方自然科学的理论,在没有亲身求证的基础上,却以强调“某个特定领域的科学方法”的西方自然科学标准,去评判东方的理论学说。文明有物质文明,也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是基于“物”的,精神文明是基于“心”的,对精神领域的问题或者疾病是不可能用唯物的自然科学方法进行求证的,而人体是个特殊的“物”,由血肉之躯的“物”与能理性思维产生思想的“心”组成,人对自身精神领域的研究也是科学,当前还远远没有确定的结论。对社会科学和人类自身思维精神领域的研究,当然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不同,但不能因为不符合自然科学的科学方法就斥之于伪科学。西方科学派对东方理论的排斥,尤以他们认为的玄学为甚。

玄学,本出自《老子》一书中“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特指道家的一些理论。但西方科学派将不能用西方科学方法进行实验和测量的东方理论和学说,称之为玄学,不特指道家理论,也包括了佛学、中医学等。

对于什么是科学,不同的人头脑中的"科学"可能是不一样的,并不是说你人在科学院你的科学就是真科学,与你头脑中“科学”概念不一致的,就一定是伪科学。

比如,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陈某某讲,“科学是要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并用实验和观测结果进行严格的检验”,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某某讲,“科学的方法要实现逻辑化、定量化和实证化……。但是所有的伪科学都不能通过严格的实证化检验”。这就难怪,在许多学院派的脑中,科学与实验紧紧联系在一起,并且发出“如果一种理论是真实的,为何长久以来没有被认可的实验结果出现”这种质疑。这些人傲慢的以自己的观点作为“官科”,而把不能以自己认同的实验方法进行严格实证化检验的直接斥之为伪科学,或许再给些面子以“民科”相称,多少带些不屑与鄙视味道。

百度对科学的解释是,“分科而学的意思,后指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科学是人类探索研究感悟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的总称”,“科学是一个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的知识的系统”。这些有关科学的概念,并没有一定要符合西方自然科学方法的才是真科学。

百度上也提到,在西方世界直到17世纪,自然哲学(自然科学)被认为是哲学的一个独立的科学分支,与唯物同源。由此看来,某些披着官衣的科学家,其观念尤如坐井观天,以科学的一个小分支——自然科学理念,去评判世界一切,其偏见、傲慢与短视令人鄙视与不耻。

其实,科学反映的是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毛主席在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讲到,“人们必须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和研究,才能了解到事物的本质,因此需要有科学。” 得到事物的本质,的确是需要验证的,是可重复的,但这个验证,并不都是能用西方自然科学实验方法进行测量的,

比如中医的理论是玄之又玄的,有的药方需要几十种中药,每种药性是无法准确定量测定的,这些中药方子都是靠大量人体实验总结出来的,在实践中证实有效的,怎么能因为没有提供西方的实验结果就斥之为伪科学呢?中医的针灸也是一样,都是根据玄之又玄的阴阳中医理论,在身体上自我实验,通过自身酸胀等身体感受,来判断穴位的具体位置,以及每个穴位的功能。

大体上东方的理论学说,科学派称之为玄学的东西,都是需要自身进行体验才能有所感觉和认识,你不进行体验就不能有认识就不能求证,这个求证一定是要本人体验才能求证,这一点与西方自然科学实验方法完全不同。这就造成了学过中国传统文化并有心得的,都对传统文化赞叹有加,而那些贬低污蔑传统文化的,都是没有学过传统文化的,因此这些人都属于迷信“不信”者。对于“迷不信”这种迷信,更应该警惕,更是需要大力批判的。

相关文章

  • “迷不信”与“迷信”同样不可取

    在生活中,人们经常说某个人“封建迷信”、“老迷信”,在潜意识中人们往往把迷信看作一个客体、一件事物,比如烧香拜佛是...

  • “迷信”和“迷不信”

    “他什么意思?就是想赚你钱!” “他不要钱,有这么好心,是不是打着什么坏主意?” 我妈说,...

  • 迷信与不信

    在我上师范的那个年代,是特别迷信别人成功的教子经验的,尽管自己还是个学生,对畅销书《哈佛女孩刘亦婷》也感兴趣得不行...

  • 当代宗教信仰问题的思考之二:正信、迷信与邪信

    转自:济群法师 正信、迷信与邪信 闻道:说到信仰,人们往往会联想到迷信。究竟什么是迷信呢? 济群:迷为昏乱、分辨不...

  • 或读毛姆,或读加缪,始知轮回。 信,则彰迷信,不信,或可欺己焉? 信与不信之间,已恍若隔世! 吾之文字,不速懂,不...

  • 迷则不信,信则不迷2019-04-17

    迷则不信,信则不迷 或说:“对于圣人,要崇敬,不要崇拜;对于儒家经典和圣人之言,要正信,不要迷信。你说的吗?” 答...

  • 满满的愧疚

    其实我不迷信,不信鬼神之说,但我也不反对听故事。但是关于意外怀孕打胎,我还是比较难过的。我不信迷信,但确切是血脉相...

  • 而我,选择了……

    爱 与不爱 同样的困难 前者需要思念 后者需要忘记 信 与不信 同样的勇敢 前者需要信心 后者需要勇气 饶恕 与不...

  • 我的日记

    说出来,很多人都不信,我有点迷信,不不不,不是有点,而是有很多点迷信。我最近在研究八极灵数,真是个神奇的学问,很有...

  • 文化科普:宗教与迷信及中外迷信的异同

    一、宗教与迷信到底有什么区别? 1、宗教与迷信有区别吗?这是废话,宗教与迷信肯定有区别。因为,一个是宗教,一个是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迷不信”与“迷信”同样不可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qmmqxtx.html